如何鑒定茶葉末釉瓷器

匿名用戶 | 2017-05-19 11:49

全部答案

(共1個回答)
  • 茶葉末釉是中國古代鐵結晶釉中重要的品種之一,屬高溫黃釉,始于唐代。以氧化鐵為呈色劑,經1200℃至1300℃之間高溫還原焰燒制而成。釉面呈失透狀,釉色黃綠摻雜似茶葉細末,綠者稱茶,黃者稱末,古樸清麗,耐人尋味。茶葉末釉起源于唐代黒釉,到了明代,景德鎮御窯廠開始壟斷燒制,清朝把它發揚光大。據《陶雅》所載:“茶葉末黃雜綠色,妖嬈而不俗,艷于花,美如玉”??梢姶擞陨稍诿髑鍟r深得達官貴族的喜愛。特點:茶葉末釉有高鐵、高鈣、高鎂含量的特點。尤其是鎂的含量,一定不能少于2%,這是保證燒成茶葉末釉黃綠色結晶體的重要條件。北方地區多產白云石,這種白云石富含鎂,所以茶葉末釉在清代以前多產于北方,南方很少燒造。明、清時它為景德鎮官窯所生產,清代景德鎮仿造的尤為成功。茶葉末釉瓷器的燒制比較困難,不能大批量生產,更不可能大批量出現在同一場拍賣會中。好的茶葉末釉價值極高,主要藏于北京的故宮博物院中。從傳世實物看,以雍正、乾隆時期的產品為多,也最為精彩。另外,由于配方和燒造條件的變化,茶葉末釉的釉色很難做到完全相同,產生了不同風格。例如雍正制品的釉色偏黃,叫“鱔魚黃”;乾隆朝釉色偏綠,熟稱“蟹甲青”。鑒定技巧:據文獻記載,廠官釉是雍正時唐英仿明代廠官釉新發明的品種。清代廠官釉分為三個品種:鱔魚黃、蛇皮綠和黃斑點。廠官釉顏色偏青的俗稱“鱔魚青”,即“蛇皮綠”;顏色偏黃的應是“鱔魚黃”,而黃色中多斑點的應是“黃斑點”。廠官釉總體風格是雍正、乾隆時做工精細;嘉慶、道光時胎體厚重,略顯笨拙;咸豐時回光返照;咸豐以后漸入尾聲,黃絲紋多呈姜黃色。清末民國時有仿前朝官窯產品的,除景德鎮仿品外,山東淄博亦產此種釉料,但山東產品胎質疏松,呈黃白色,非細瓷白胎,敲擊時聲音不如瓷胎清脆。現代景德鎮仿官窯產品很有水平,也十分精細,并且多刻官款,但缺點是過于精細,且多有作舊痕跡。鱔魚黃釉色仿者不多,因燒造工藝有一定難度,偶有仿者,均仿得過于精細。古代真品卻是青中閃不規則的黃色,類似窯變,仿品則釉色十分均勻
    匿名用戶 | 2017-05-19 11:49

相關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