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快速的區分寶石的解理斷口裂理

匿名用戶 | 2017-05-23 08:21

全部答案

(共1個回答)
  • 月光石在礦物學中屬于長石,是長石級寶石中最有價值的.它的硬度為6,比重是2.56-2.62,性脆,折射率為1.520-2.525,具有玻璃光澤.
    月光石通常是無色到白色,透明――半透明.特征是:在某一角度看它時,有一種發光效應,幾乎總是由兩種(或更多)類型的長石混合而成,通常是正長石和鈉長石.部分月光石含有相當多的鈉長石,其性質和正長石相比更接近鈉長石.但就整體而言,月光石認為正長石的變種.
    月光石的品種有:冰長月光石,呈半透明云霧狀,琢成弧面形后有游彩,呈現天藍色的乳白光澤,亦稱“貴月光石”.鈉長月光石,是帶珍珠光澤的鈉長石,或稱有月光石特征的鈉長石.拉長月光石,有月光石特征的拉長石,這種月光石有黃帶褐色調的藍色光.朝鮮月光石,是一種混合類型的月光石.此外,斯里蘭卡蛋白石、狼眼石、水蛋白、魚眼等,也都屬于月光石品種.
    月光石在幾個世紀來都作為寶石.在世界許多地區,人們相信佩戴經可以喧來好的命運.在印第安,月光石仍然認為是神圣的石頭,它只戴在神圣的黃衣服上.在古時候,人們相信能喚醒心上人溫柔的熱情,并給予力量憧憬未來.今天,月光石被用作六月的生辰寶石.
    好的月光石要求晶體透明,并具有類似游彩的珍珠光澤或明亮的乳狀光澤,最佳者呈天藍色或象鴿子藍色羽毛的光彩.有美麗乳光的月光石也是一種珍貴的寶石.
    容易與月光石混淆的材料有玉髓,結晶石英、歐泊石、玻璃、塑料等.
    玉髓和歐泊石盡管表面和月光石相似,但玉髓從來沒有月光石那種奇異的飄浮效應.歐泊石缺乏特征的冰長石光的定向光彩,同時它的折射率和比重都明顯地低于月光石;玻璃和塑料則缺乏解理標志,且是均質體,易區別.
    無論是普通消費者還是珠寶商,都常常在現場從事寶石交易,因此掌握快速準確、簡便經濟的寶石鑒定方法至關重要.肉眼鑒定法不失為一個符合上述要求的有效方法.
    肉眼鑒定法的實質是根據寶石特有的顏色、透明度、光澤、硬度、比重、包裹體、色散、解理、斷口、雙折射率、特殊光學效應等特性,用簡單的工具如10倍以上放大鏡、聚光手電筒等進行鑒定.
    肉眼鑒定法的理論根據是:不同寶石它們在外表形態、物理性質等方面的特點是不相同的.絕大多數寶石都可據其某些特性劃入一個大致范圍,有經驗者可將這范圍縮小到二三種甚至準確確定.如在目前市場上,有人將馬來玉、綠玉髓等誤認為高檔翡翠;紅色尖晶石當紅寶石;人造品當天然品……,其實只要掌握了寶石特笥,不用或少用鑒定設備,亦可做到準確鑒定.現將肉眼鑒定寶石的方法介紹如下:
    1.看顏色
    首先要注意的是觀察寶石的顏色.無論是什么寶石,鑒定范圍多少隨寶石色彩和色調的不同而有所縮小.橄欖石特殊的橄欖綠色彩,令我們一見如故.少數幾種寶石是鮮亮的翠綠色,如祖母綠、翠榴石及一些染色寶石.黑色寶石只有烏剛石、煤晶、電氣石、透輝石、黑耀巖.紫色寶石有紫水晶、紫藍寶、尖晶石、立方氧化鋯.在鑒別翡翠、馬來西亞玉和綠玉髓時,若仔細觀察,可發現翡翠的綠色分布是不均勻的,斷口為無光澤的參差狀斷口,馬來西亞玉顏色分布成細絲狀,斷口為玻璃光澤狀,且有沙感,綠玉髓顏色有乳狀感且分布均勻.染色翡翠顏色不自然,且在裂隙處較集中,真色翡翠顏色自然,分布亦自然.紅寶石與尖晶石的肉眼鑒別,表現在紅寶石多少帶有多色性,置于水里,有時可見六邊形的色帶,而紅色尖晶石顏色絕對均勻.
    2.看透明度
    透明度可用于了解寶石的優劣.一般來講,同一種寶石,透明度趙高就越珍貴.透明度還可用于辨別顏色相似但種類不同的寶石.如尖晶石與紫牙烏在顏色上相似,但尖晶石是透明的,有些紫牙烏都是不透明或半透明的.黃寶石與藍寶石也是如此.黃寶石是透明晶體,而藍寶石則有透明、半透明至不透明的區分.橄欖石是透明晶體,而與它顏色相似的碧玉,有些品種卻不透明.
    3.看光澤
    寶石的光澤是重要的肉眼鑒定依據,可以大致判斷出一個令人滿意的折射范圍.光澤由折射率的高低和拋光面的平滑程度決定.未知寶石的光澤越強,折射率就越高,半金剛光澤的寶石的折射率在折射儀的刻度尺上落在高折射率范圍,具玻璃光澤的寶石其折射率在蹭范圍,而半下班光澤的寶石其折射率在較低的范圍.具蠟狀、光澤油脂光澤的玉石拋光面比較差,絲絹光澤說明寶石有許多針狀包裹體.具樹脂光澤的可能是琥珀,琢成弧面型有游彩、半透明、云霧狀,呈天藍色乳白光澤者是冰長月光石.呈珍珠光澤者是鈉長月光石,呈黃褐色調藍色光澤是拉長月光石.在太陽光下閃爍金色耀眼光芒者是日光石.鉆石具典型的金剛光澤.
    4.試硬度
    一些外觀相似的寶石,只要測試它們的硬度就可以分辨清楚.比如,鉆石、鋯石、水晶等,盡管外觀相似,但硬度卻不同.鉆石能劃傷鋯石、水晶、而水晶卻不能劃傷鋯石.再如,紅寶石、紅尖晶石、紅碧璽、紫牙烏等都是紅顏色寶石,知道它們硬度的不同,便可通過刻劃進行比較,將其區別開.
    主要寶石的硬度如下:鉆石――10,紅藍寶石――9,金綠貓眼――8.5,尖晶石――8,黃寶石――8,鋯石――7.5-8,祖母綠――7.5,碧璽――7-7.5;水晶――7,紫牙烏――6.5-7.5,橄欖石――6.5-7,蛋白石――5.5.
    利用硬度辨別寶石需要要注意以下幾點:
    此法有兩個局限.一是一些顏色相似的寶石在硬度上也相似,如鋯石與紫牙烏;二是對人造寶石無能為力,因為人造寶石在物理性質上與天然寶石十分相似.
    測試時不要用力太猛,尤其不能敲著刻劃,而要慢慢拖拉刻劃.
    不要光從一個方向上去測試,而要在不同方位上測試由于個別寶石的硬度在不同方位上不一樣.如藍晶石在晶體延長方面上硬度為4.5度,用小刀能刻動,而在和它垂直的方向上硬度卻高到6度以上.
    寶石,尤其是珍貴寶石,不能隨便刻劃.較安全可靠的方法是用磨制好的礦物磨光片來測試.比如要區別經寶石的真偽,可用它卻刻劃人造尖晶石磨光片(硬度為8),如果它能在人造尖晶石上劃出痕跡,那它的硬度一定在8度以上,就有可能是紅寶石.
    5.惦量比重
    用手掂寶石估計其比重,是有經驗鑒定者的秘招,要多實踐才能掌握.例如鉆石與無色人造立方氧化鋯肉眼觀之酷似鉆石的比重3.52,立方氧化鋯比重5.8,同一大小的戒面,用手一掂,輕者為鉆石.或眼觀翻型寶石的直徑,用手掂一掂就能大致估出寶石的比重和重量.
    在條件許可的情況下,可以進行比重測定,方法是:用珠寶首飾店平日秤重用的天秤.在其一端掛一很細的金絲或銅絲所制的小藍,先將寶石放入籃中在空氣中秤重,即寶石在空氣中的重量.然后將裝有寶石飾品的小藍,浸入裝水的玻璃杯中后秤之則重減少,此為寶石在水中的重量,此時,按物理學的原則,物體在水中損失的重量,等于物體所排出同容積之水的重量(但所用之水以15℃或60F之蒸餾水為標準).故得式如下:
    比重=空氣中重量/空氣中的重量-水中重量
    然后再根據寶石的比重數,在比重表中查出對應的寶石名稱.對應寶石數很多,但還可結合硬度、顏色等綜合分析,確定寶石名稱.
    還有一種比較可靠的方法是重液法,即兌出與要測定的寶石的比重相同的比重液,然后將寶石放入液中,看看是沉是浮.比如,翡翠的比重是3.33,將它放在每立方厘米3.2克的重液中,翡翠因比重大于重液自然就會下沉,如果上浮就一翡翠.當然,配制重液需要一定的原料,操作起來也不十分容易.
    6.觀察包裹體
    用10倍放大鏡觀察透明寶石中包裹體的特征,是區分天然與人造品的最可靠方法.天然寶石的包裹體可以是固體、液體、氣體,固體多有晶形;人造寶石多數有氣泡,旋狀紋固體包裹體是合成寶石的夾雜物.
    7.看色散
    在透明的翻面寶石中,色散強度能為鑒定提供重要的線索.只有鉆石、人造立方氧化鋯、鋯石、金紅石、翠榴石、錫石等用肉眼就能看到明顯的色散.
    8.看斷口和解理
    斷口和斷口表面為何種光澤,對鑒定某些寶石是特別重要的.具玻璃光澤的大部分寶石為貝殼狀斷口,半透明和不透明玉石多為粒狀、參差狀斷口.如珊瑚的斷口為無光澤、參差狀斷口;琥珀的斷口為樹脂光澤、貝殼狀斷口;玉髓、瑪瑙的斷口為樹脂光澤、貝殼狀斷口;綠松石為暗淡油脂光澤、粒狀或貝殼狀斷口;密玉、東陵石為粒狀、參差狀斷口.
    解理也是寶石鑒定的依據之一,只有少數寶石有明顯的解理,如鉆石、黃玉等.
    9.雙折射和多色性
    用10倍放大鏡能看到部分翻型透明寶石棱處的雙影,該特性也是鑒定寶石的重要依據.具強雙影性質的常見寶石僅有鋯石、橄欖石、電氣石、金紅石.
    部分彩色寶石的二色性,用肉眼就能看到.電氣石的藍綠色和褐綠色二色性以及紅寶石、藍寶石、鋯石、紅柱石、變石等只要轉動寶石就能看到明顯的二色性.
    10.看特殊光學效應
    某些寶石有特殊的光學效應,任何一種光學現象的出現,都有可能縮小未知寶石的預測范圍.將翻型寶石頂面朝下,置于白色背景上,用筆式是筒從不同角度照射樣品的底部,若見平底面反射出的或圍繞腰部的紅色圈,則可能是紫牙烏或玻璃二層石,注意紅色、紫紅色或很薄的樣品見不到紅圈.從深色調的鮮藍色寶石中發出紅色閃光,可以認為是人造尖晶石或坦桑尼亞石.個別寶石在不同光源下能夠產生顏色變化.變石在自然光下為紫藍色,鎢光燈下紅紫色.冰長石暈彩在不同光下變彩.歐泊有特殊的五彩的變彩.海藍寶石內常出現雪花狀閃光.常見的岸生光寶石有紅寶石、藍寶石、芙蓉石、紫牙烏.四射星光寶石有尖晶石、輝石、角閃石、若寶石一條量光細而明顯,另一條寬而模糊,在放大鏡下見許多貌似金屬的包裹體,則是透輝石星光寶石.常見的貓眼寶石有金綠寶石、水晶、海藍寶石、電氣石、長石等,游彩似虎眼、鷹眼者是木變石.
    匿名用戶 | 2017-05-23 08:21

相關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