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頁
  • >
  • 問答列表
  • >
  • 現在世界上有多少個社會主義國家?分別是哪些?在哪個大洲上?能介紹一下它們的現狀嗎?

現在世界上有多少個社會主義國家?分別是哪些?在哪個大洲上?能介紹一下它們的現狀嗎?

匿名用戶 | 2017-05-23 09:11

全部答案

(共1個回答)
  •   現在世界上的社會主義國家:中國,朝鮮,古巴,越南,老撾
      除了古巴屬于拉丁美洲外,其他國家都是亞洲
      搜派百科,基于WiKi(維客)技術的百科全書.社會主義國家,一般指實行社會主義意識形態的國家.標志是共產黨執政,而且往往是采用一黨制.但要注意的是,有“社會主義”字樣的國家不一定是社會主義國家,沒有“社會主義”字樣的國家不一定不是社會主義國家.
      社會主義國家實現社會主義通過西方模式和蘇聯模式兩種.前者主要是東歐國家,后者有蘇聯、中國.
      由于至今為止的社會主義國家普遍采用一黨制,且是共產黨執政,因此西方又稱“共產主義者的國家"從而,又有“共產主義國家”的稱呼,但實際上這一稱呼不是很確切,也從來沒有社會主義國家說自己是“共產主義國家”.
      另外,要也要區分馬克思主義和社會主義國家之間的具體關系.雖然絕大多數社會主義國家都聲稱以馬克思主義為最高信仰,但有不少西方學者認為他們信仰的根本不是馬克思主義,或者說不是真正的馬克思主義,而是列寧主義,甚至于斯大林主義,這也是蘇式社會主義這一名稱的由來.實際上,這也不是毫無根據的,以中華人民共和國為例,翻譯的馬克思的著作只有60多卷,且全由俄文版翻譯,而公認最全的法文版有100多卷.
      根據列寧個人的思想,實際上,他更傾向于建立一個多黨制的社會主義國家.但不幸的是,在他完成這一目標之前就逝世了.之后,斯大林建立了一黨制的國家,并成為了后來所有社會主義國家效仿的對象.
      社會主義國家建立后,大多加入了社會主義陣營
      1989年東歐巨變,1991年蘇聯解體,使得社會主義國家急劇減少,也令其余的社會主義國家產生了空前的危機.因此使得剩余社會主義國家也開始分裂,以朝鮮為代表社會主義國家繼續實行過去的方針政策,以中國為代表社會主義國家開始進行改革.對于進行改革的社會主義國家,在西方人眼中已經不再屬于社會主義國家,認為這是“共產主義失敗論”的根據之一,甚至于像朝鮮這樣的保守派社會主義國家也認為這些國家已經“變質”了.但鑒于對“社會主義國家”本身就很難給出一個絕對的定義,現在也很難加以評論.
      二戰后的民族獨立浪潮中,除部分國家走上蘇式社會主義的道路,還有相當數量的新獨立國家也曾宣布自己是某種特殊類型的“社會主義國家”,總共約有50多個.這些國家的“社會主義”往往具有民族主義或宗教的色彩,如:“國大黨社會主義”、“綱領黨社會主義”、“復興黨社會主義”、“佛教社會主義”、“伊斯蘭社會主義”、“阿拉伯社會主義”、“烏賈馬(村社)社會主義”、“非洲社會主義”、“桑地諾社會主義”等.
      過去的社會主義國家
      捷克斯洛伐克(至1989年)
      匈牙利(至1989年)
      羅馬尼亞(至1989年)
      保加利亞(至1989年)
      波蘭(至1989年)
      民主德國(至1990年)
      阿爾巴尼亞(至1991年)
      蘇聯(至1991年)
      [編輯]現存的社會主義國家
      中華人民共和國
      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
      古巴共和國
      越南社會主義共和國
      老撾人民民主共和國
      [編輯]國名帶社會主義但一般不認為其屬于社會主義國家的國家
      大阿拉伯利比亞人民社會主義民眾國
      斯里蘭卡民主社會主義共和國
      古 巴 概 況
      國名:古巴共和國(The Republic of Cuba)
      國旗:呈橫長方形,長與寬之比為2∶1.靠旗桿一側為紅色等邊三角形,內有一顆白色五角星;旗面右側由三道藍色寬條和兩道白色寬條平行相間、相連構成.三角形和星原是古巴秘密革命組織的標志,象征自由、平等、博愛和愛國者的鮮血.五角星還代表古巴是一個獨立的民族.三道藍色寬條表示未來的共和國將分成東、西、中三個州;白條表示古巴人民在獨立戰爭中懷著純潔的目的.
      國徽:為盾徽.盾面上部的藍色部分代表加勒比海;一輪太陽從海面升起,橫置的鑰匙表示古巴為墨西哥灣的一把鑰匙(古巴島形似鑰匙),表明其地理位置的重要.盾面左下方為藍、白相間的斜紋,右下方的圖案為草地、山巒、棕櫚樹. 盾徽兩側為橡樹枝葉和月桂枝葉;背后是一根束棒,象征權威;束棒之上是一頂“自由之帽”,表示爭取自由、為自由而斗爭.
      獨立日:5月20日(1902年)
      國慶日:1月1日(1959年)
      自然地理:面積為110860平方公里.位于加勒比海西北部,東與海地相望,南距牙買加140公里,北離美國佛羅里達半島頂端217公里.由古巴島和青年島(原松樹島)等1600多個島嶼組成.是西印度群島中最大的島國.海岸線長約6000公里.大部分地區地勢平坦,東部、中部是山地,西部多丘陵.全境大部分地區屬熱帶雨林氣候,僅西南部沿岸背風坡為熱帶草原氣候,
      人口:1104萬(1996年統計).其中白人占66%,黑人占12%,混血種人占21.9%.印第安人占1%.西班牙語為官方語言,居民大部分信奉天主教.
      首都:哈瓦那(la habana)
      簡史:1492年哥倫布航海到古巴.1511年古淪為西班牙殖民地.1868—1878年,古巴人民爆發了反西班牙統治的第一次獨立戰爭.1895年2月,民族英雄何塞·馬蒂領導第二次獨立戰爭.1898年美國占領古巴.1902年5月20日成立古巴共和國.1903年2月美、古簽訂“互惠條約”,美強租占海軍基地兩處,至今仍占領關塔那摩基地.1906年美出兵鎮壓人民起義,并對古實行3年的軍事占領.1912、1917年美又出兵干涉.1933年軍人巴蒂斯塔政變上臺,于1940—1944年、1952—1959年兩次執政,實行軍事獨裁.1953年7月26日菲德爾·卡斯特羅 率領一批青年攻打圣地亞哥的蒙卡達兵營,失敗后建立“七·二六運動”組織.1956年12月,他和伙伴在馬埃斯特臘山區展開游擊戰爭.1957年3月13日安東尼奧·埃切維里亞等人攻打總統府,建立“三·一三革命指導委員會”.1958年2月福雷·喬蒙領導遠征軍開辟新戰線,巴蒂斯塔被迫逃亡國外.1959年1月1日,起義軍進入哈瓦多,巴蒂斯塔政權被推翻.同年1月2日,宣布成立革命政府.馬魯蒂亞任總統,2月卡斯特羅出任總理.7月多爾蒂科出任總統.1959—1960年審判巴蒂斯塔政權戰犯.1961年4月美中央情報局策劃的雇傭軍在吉隆灘登陸入侵,被古擊敗.卡斯特羅同時宣布古將進行社會主義革命.1976年舉行公民投票,通過憲法,同年12月召開第一次全國人民政權代表大會,取消總統制,設立國務委員會.
      政治:根據1976年頒布的憲法,古巴為社會主義國家,古巴共產黨是古唯一的合法政黨.全國人民政權代表大會為國家最高權力機構.國務委員會是大會休會期間的常設機構.部長會議是國家最高行政機構.國務委員會主席是國家元首、政府首腦、革命武裝部隊總司令.
      外交:宣稱爭取獨立、和平和發展是古外交政策的基本點.
      與中國關系:1960年9月28日,古巴與中國建交.
      朝鮮:
      國名: 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
      (The Democratic People's Republic of Korea -- DPRK)
      國慶日:9月9日(1948年)
      國旗:呈橫長方形,長與寬之比為2∶1.旗面中間是一條紅色的寬帶,上下各有一藍邊,在紅色和藍色之間是白色的細條.在紅色寬條中的靠旗桿一側有一白色圓地,內有一紅色五角星.紅色寬條象征崇高的愛國主義精神和頑強斗爭的精神,白色象征朝鮮是一個單一的民族,藍窄條象征團結、和平,紅五角星象征革命傳統.
      國徽:呈橢圓形.由紅色綬帶束扎的稻穗構成橢圓形圖案,頂間一顆光芒四射的紅五角星,其下有革命圣地白頭山.國徽中間為水壩、水電站、高壓輸電線架等圖案,底部的紅色飾帶上用朝文寫著“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紅五星象征革命,水電站和稻穗分別象征工人、農民、紅色綬帶束扎在國徽周圍象征團結和勝利.
      國花:木槿花.也有人將杜鵑花作為朝鮮的國花,杜鵑花在朝鮮被稱為金達萊.
      國家政要: 朝鮮勞動黨總書記、朝鮮人民軍最高司令官、國防委員會委員長金正日 (Kim Jong Il) .
      自然地理:朝鮮面積為122762平方公里.位于亞洲東部朝鮮半島北半部.北部與中國為鄰,東北與俄羅斯接壤,南部以軍事分界線與韓國相鄰.朝鮮半島三面環海,東為日本海(包括東朝鮮灣),西南為黃海(包括西朝鮮灣).山地約占國土面積80%.半島海岸線全長約17300公里(包括島嶼海岸線).屬溫帶季風氣候,年平均氣溫8-12℃,年平均降水量為1120毫米.
      人口:2200多萬(2001年).全國為單一的朝鮮族,通用朝鮮語.
      首都:平壤 (Pyongyang );人口約200萬.
      行政區劃:全國設有3個直轄市、9個道 (Province 相當省)和1個特別行政區.直轄市、道下設郡(County, 相當于縣)、市,郡、市下設里(Ri, 是基層政區).3個直轄市是:平壤 (Pyongyang) 、開城 (Kaesong) 、南浦 (Nampo);特別行政區是新義州(Sinuiju).9個道為:平安南道、平安北道、慈江道、兩江道、咸鏡南道、咸鏡北道、江原道、黃海南道和黃海北道.
      2001年8月,高30米、占地10萬平方米的朝鮮“祖國統一三大憲章紀念碑”在首都平壤落成
      簡史:公元1世紀后,朝鮮半島一帶出現高句麗、百濟、新羅3個封建國家.公元7世紀中期新羅統一了朝鮮.公元918年,朝鮮國王王建定國號為“高麗”,建都于松岳.1392年,高麗三軍都制使李成桂廢除了高麗第三十四代王,自稱國王,并改國號為朝鮮,并一直沿用到現在.1910年8月,朝鮮淪為日本殖民地.1945年8月15日獲得解放后,美、蘇兩國軍隊以北緯38度線為界分別進駐朝鮮南、北半部(1948年底蘇軍撤出,1949年6月美軍撤出),朝鮮從此處于分裂狀態.1946年2月8日,朝鮮北半部成立臨時人民委員會.1947年,朝鮮最高人民會議成立,1948年8月,朝鮮最高人民會議進行選舉,同年9月9日通過憲法,宣告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成立.1950年6月25日,朝鮮戰爭爆發,同年10月25日中國人民志愿軍赴朝鮮參戰.1953年7月27日美國被迫與朝中方面在板門店簽訂停戰協定.1958年10月中國人民志愿軍全部撤出朝鮮.1958年,朝鮮宣布完成了城市、農村生產關系的社會主義改造,建立了社會主義經濟制度.1970年宣布實現了社會主義工業化.1991年9月17日同韓國一道加入聯合國.
      首都平壤著名的凱旋門
      政治: 最高人民會議是國家最高權力機關,行使立法權.最高人民會議常任委員會是最高人民會議休會期間的最高國家權力機關.議員由選舉產生,每屆任期5年.內閣是國家最高權力的行政執行機關.
      經濟:礦產資源豐富, 已探明礦產300多種,其中有開采價值的礦藏200多種.石墨、菱鎂礦的儲量居世界前列,鐵礦石及鋁、鋅、銅、金、銀等有色金屬和煤炭、石灰石、云母、石棉等非金屬礦物儲量豐富.水力和森林資源也很豐富.工業以采礦、電力、機械、冶金、化工、紡織為主.農業以種植水稻和玉米為主,產量各占糧食總產量的一半左右.主要港口有清津、南浦、元山、興南等. 主要出口鋼鐵、有色金屬、人參、紡織品和水產品等,
      平壤各主要路口負責執勤的女交警是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進口產品主要有石油、機械設備、電子產品、紡織產品等.主要貿易對象為中國、韓國、日本、俄羅斯、東南亞國家等.
      軍事: 朝鮮人民軍于1948年2月8日建立,前身為1932年4月25日在中國東北創建的朝鮮人民革命軍.國防委員會為國家最高軍事領導機關,國防委員會委員長為全國武裝力量最高統帥.實行普遍義務兵役制,陸軍服役5年,海、空軍3至4年.
      外交: 奉行自主、和平、友誼的外交政策,在完全平等和相互尊重的原則基礎上發展同其他國家的關系.
      與中國關系:中國和朝鮮自古以來就是唇齒相依的友好鄰邦.1949年10月6日,中朝兩國建交.1990年3月,中共中央總書記江澤民訪朝.2000年5月和2001年1月,朝鮮勞動黨總書記、國防委員會委員長金正日兩次訪問中國.2001年9月,中國國家主席江澤民訪問朝鮮.
      越南:
      越 南 概 況
      國名: 越南社會主義共和國
      (The Socialist Republic of Viet Nam)
      國慶日(獨立日):9月2日(1945年)
      越南南方解放日:4月30日(1975年)
      越南共產黨成立日:2月3日(1930年)
      胡志明誕辰日:5月19日(1890年)
      國旗:越南憲法規定:“越南社會主義共和國國旗為長方形,其寬度為長度的三分之二,紅底中間有五角金星.”即通常說的金星紅旗.國旗旗地為紅色,旗中心為一枚五角金星.紅色象征革命和勝利,五角金星象征越南勞動黨對國家的領導,五星的五個角分別代表工人、農民、士兵、知識分子和青年.
      國徽: 呈圓形.紅色的圓面上方鑲嵌著一顆金黃色的五角星;下端有一個金黃色的齒輪,象征工業;圓面周圍對稱地環繞著兩捆由紅色飾帶束扎的稻穗,象征農業;金色齒輪下方的飾帶上用越文寫著“越南社會主義共和國”.
      國徽圖案是1956年選定的.
      國歌:越南的國歌是《進軍歌》.《進軍歌》1945年8月革命前產生于越北解放區.1946年召開的越南第一屆國會第二次會議正式確定《進軍歌》為國歌.1955年第一屆國會第五次會議根據政府建議對《進軍歌》的歌詞作了一些小修改.1976年7月2日,統一的越南國會通過決議,確定《進軍歌》為全國統一后的越南社會主義共和國國歌.
      《進軍歌》的歌詞有兩段.第一段歌詞是:
      素有越南“海上桂林”美譽的下龍灣
      奠邊府抗法烈士紀念碑
      越南軍團,
      為國忠誠,
      崎嶇路上奮勇前進.
      槍聲伴看行軍歌,
      鮮血染紅勝利旗.
      敵尸鋪平光榮路,
      披荊建立根據地.
      永遠戰斗為人民,
      飛速上前方.
      向前!
      齊向前!
      保衛祖國固若金湯.
      越南軍團,
      旗標金星,
      指引民族脫離火坑.
      奮起建設新生活,
      打破枷鎖一條心.
      多年仇恨積在胸,
      為了幸福不怕犧牲.
      永遠戰斗為人民,
      飛速上前方.
      向前!
      齊向前!
      保衛祖國固若金湯.
      自然地理:32.96萬平方公里.位于東南亞中南半島東部,北與中國接壤,西與老撾和柬埔寨交界,東臨南中國海.海岸線長3260多公里.地形狹長,南北長1600公里,東西最窄處為50公里.地勢西高東低,境內四分之三為山地和高原.北部和西北部為高山和高原.中部長山山脈縱貫南北.主要河流有北部的紅河,南部的湄公河.紅河和湄公河三角洲地區為平原.1989年全國森林覆蓋面積9.8萬平方公里.越南全國地處北回歸線以南,高溫多雨,屬熱帶季風氣候.年平均氣溫24℃左右.年平均降雨量為1500—2000毫米.北方分春、夏、秋、冬四季.南方雨旱兩季分明,大部分地區5—10月為雨季,11月至次年4月為旱季.河內時間:GMT+7小時(比北京時間晚1個小時).
      人口:7870萬人(截止2001年7月).有54個民族,越族(京族)占88%,還有岱、芒、儂、傣、赫蒙(苗)、瑤、占、高棉等.官方語言為越南語,通用越南語.主要宗教有佛教,還有天主教、和好教和高臺教.有華人100多萬.
      首都:河內 (ha noi) ,人口:267.2萬人(2001年).夏季平均氣溫28.9℃,冬季平均氣溫16.5℃.
      國家政要:越共中央總書記 農德孟,2001年4月當選;國家主席陳德良,1997年9月24日就職;國會主席阮文安,2001年6月當選;總理潘文凱,1997年9月當選.
      簡史:越南古時作為中國郡縣達千年以上,公元968年成為獨立的封建國家.1858年法國勢力侵入.1874年越王室和法簽訂和約,把南部割讓給法.1884年淪為法國“保護國”.1930年胡志明創立了印度支那共產黨.二次大戰中又被日本侵占.1945年越南共產黨領導八月革命成功,9月2日宣布獨立,成立越南民主共和國.同年9月法國再次入侵越南,越南人民進行了抗法戰爭.1954年關于恢復印度支那和平的日內瓦協定得以簽署,越南北方(北緯17度以北)獲得解放,南方仍由法國(后成立由美國扶植的南越政權)統治.1960年越南南方民族解放陣線成立,1961年起越南開始進行抗美救國戰爭,1973年,美越在巴黎簽訂關于在越南結束戰爭、恢復和平的協定,同年3月美軍開始從南方撤走.1975年5月越南南方全部解放,1976年4月舉行全國普選,7月宣布全國統一,定國名為越南社會主義共和國.
      胡志明市街頭具有濃郁法國風格的建筑
      行政區劃:1996年11月,越南九屆國會十次會議把全國劃分為57個省和4個直轄市.4個直轄市為:河內市、胡志明市、海防市和峴港市.57個省為:河江、宣光、高平、諒山、萊州、老街、安沛、北(氵旁加件)、太原、北太、山羅、富壽、永富、北江、北寧、廣寧、河西、和平、海陽 、興安、太平、河南、南定、寧平、清化、宜安、河靜、廣平、廣治、承天-順化、廣義、平定、富安、廣和、寧順、平順、昆嵩、嘉萊、多樂、林同、平陽、平福、西寧、同奈、隆安、同塔、安江、前江、檳木知、永隆、茶榮、芹苴、朔莊、堅江、薄寮、金甌、巴地-頭頓.
      政治:國會是國家最高權力機關.每屆任期五年,每年舉行兩次例會.國會常務委員會是國會常設機構.1992年4月15日通過的第四部憲法(1992年憲法)規定,設國家主席和國會常務委員會.國家主席為國家元首,由國會代表以無記名投票選出,任期五年;國會常務委員會主席即國會主席,國會常務委員會為國會常務機構;政府是國家最高行政機關,總理和國家副主席由國家主席提名,經國會選舉產生.
      經濟:越南屬經濟不發達國家之一,經濟以農業為主.礦產資源豐富,種類多樣,主要有煤、鐵、鈦、錳、鉻、鋁、錫、磷和石油等.其中煤、鐵儲量較大,分別為35.9億噸和8.6億噸.森林、水利和近海漁業資源豐富.盛產稻米、熱帶經濟作物和熱帶水果.有6845種海洋生物,其中魚類2000種,蟹300種,貝類300種,蝦類75種.森林資源約800—900萬公頃,森林覆蓋率由1993年的24%增至1998年的28%.越南是傳統農業國.農業人口約占總人口的80%,耕地及林地占總面積的60%.糧食作物包括稻米、玉米、馬鈴薯、番薯和木薯等,經濟作物主要有咖啡、橡膠、腰果、茶葉、花生、蠶絲等.越南自九十年代初才真正經營旅游業,1990—1995年,國際游客年均增長40%.1996年達到160萬人次.1997年后游客增速減緩(增幅6%).2000年接待國外游客200萬人次.主要旅游景點有位于河內市的還劍湖、胡志明陵墓、文廟、巴亭廣場、位于胡志明市的統一宮、芽龍港口、蓮潭公園、古芝地道和位于廣寧省的下龍灣等.越和世界上150多個國家和地區建立了貿易關系,60多個國家和地區在越南投資.近年經濟持續以較快速度增長.1996年至2000年五年計劃期間,GDP年均增長6.7%,第一、二、三產業年均增長分別為5%、12.2%和6.4%,糧食產量年均增長130萬噸,大米、咖啡出口躍居世界第二、三位.2001年越經濟發展的主要指標為:GDP達325億美元左右,全社會投資總額增長16%(約100億美元,相當于GDP的30 .8%),外資到位資金約22億美元,新批外資項目400多項.幣值:1美元約合15600越南盾,1元人民幣約合1850越南盾.
      越南首都河內一景
      新聞出版:中央及地方新聞單位共450家.報社約150家,其余為行業小報.主要報刊有:《人民報》,越共中央機關報,1951年創刊,在國外設有3個分支機構,1998年5月開設電子版;《人民軍隊報》,越南人民軍總政治局機關報;《大團結報》,祖國陣線中央機關報;《西貢解放報》(越文和中文版),越共胡志明市委機關報;《共產主義》月刊,越共中央政治理論刊物,1956年創刊;《全民國防》月刊.越南通訊社是國家通訊社,1945年創立,1976年越南南方解放通訊社與之合并,在全國各省市及國外均設有分社.1998年8月開設互聯網(越、英、法、西班牙文).“越南之聲”廣播電臺成立于1954年,有四套對內節目,用越南語及數種少數民族語言播音;對外廣播用中國普通話、廣東話、俄語、英語、法語、西班牙語、印尼語、老撾語、柬埔寨語等.越南中央電視臺成立于1971年,可同時播送四套節目.
      傳統節日與民俗:越南民族傳統節日與中國相同,主要有春節、清明、端午、中秋、重陽等,其中春節為最盛大的節日.越南民風淳樸,人民文明礼貌.見面時習慣打招呼問好,或點頭致意,或行握手礼,或按法式礼節相互擁抱,多以兄弟姐妹相稱.越南受漢文化影響頗深,多信奉佛教.佛教自東漢末年傳入越南,十世紀后,佛教被尊為國教.目前全國佛教徒約2000萬人.此外,天主教傳入越南已有400多年,目前有信徒約300多萬,南方居多.越南人供奉祖先,普遍迷信城隍、財神.一般百姓家里都設有供桌、香案,逢年過節在家中進行祭拜.服飾穿著簡單,正式場合男士著西裝,女士著民族式“長衫”(類似旗袍)和長褲.飲食習慣與我國廣東、廣西和云南一些民族相似.吃飯用筷子,喜吃清淡、冷酸辣食物.越南人忌諱三人合影,不能用一根火柴或打火機連續給三個人點煙,認為不吉利.不愿讓人摸頭頂,席地而坐時不能把腳對著人.
      與中國關系:1950年1月,越南與中國建交.在長期的革命斗爭中,兩國人民結下了深厚友誼.1991年11月,越共中央總書記杜梅、部長會議主席武文杰率團訪華,雙方宣布結束過去,開辟未來,兩黨兩國關系實現正常化.1999年3月,中越兩黨總書記在北京確定了兩國“長期穩定、面向未來、睦鄰友好、全面合作”的21世紀關系發展框架,標志著中越關系進入全面發展的新階段.
      老撾:
      老 撾 概 況
      國名:老撾人民民主共和國
      (The Lao People's Democratic Republic)
      獨立日:10月12日(1945年)
      國慶日:12月2日(1975年)
      國旗:國旗旗面中間平行長方形為藍色,占旗地一半,上下為紅色長方形,各占旗地的四分之一.藍色部分中間為白色圓輪,輪的直徑為藍色部分寬度的五分之四.藍色象征富饒,紅色象征革命,白色圖輪表示圓月.此旗原為老撾愛國戰線旗幟.
      國徽:呈圓形,由兩束稻穗環飾的圓面上有具象征意義的圖案:大塔是著名古跡,它是老撾的象征;齒輪、攔河壩、森林、田野等分別象征工業、水力、林業;稻穗象征農業.兩側的飾帶上寫著“和平、獨立、民主、統一、繁榮昌盛”,底部的飾帶上寫著“老撾人民民主共和國”.
      自然地理:23.68萬平方公里.位于中南半島北部,系內陸國家,東界越南,南接柬埔寨,西與泰國交界,西北與緬甸接壤,北鄰中國.境內80%為山地和高原,且多被森林覆蓋,有“印度支那屋脊”之稱.地勢北高南低,北部與中國云南的滇西高原相接,東部老、越邊境為長山山脈構成的高原,西部是湄公河谷地和湄公河及其支流沿岸的盆地和小塊平原.全國自北向南分為上寮、中寮和下寮,上寮地勢最高,川壙高原海拔2000—2800米.最高峰比亞山峰海拔2820米.湄公河是最大河流,流經西部1900公里.屬熱帶、亞熱帶季風氣侯.
      人口:500多萬(1999年).有60多個民族,統劃成三大民族,即老龍族(主要是老族、泰族,約占全國人口的60%以上)、老聽族(主要是卡族、普囡族)和老松族(主要是苗族、瑤族).通用老撾語,居民多信奉佛教.
      首都:萬象(Vientiane).
      身著傳統服裝的老撾人騎乘大象在萬象參加紀念法昂王的游行
      簡史:公元8世紀建瀾滄王國,14世紀曾是東南亞最繁榮的國家之一.1707—1713年逐步形成了瑯勃拉邦王朝、萬象王朝和占巴塞王朝.1779年至19世紀中葉逐步為暹羅征服.1893年淪為法國保護國.1940年被日本占領.1945年8月老撾人民舉行武裝起義,成立了伊沙拉陣線,同年10月12日老撾宣布獨立,成立了伊沙拉政府.1946年法國卷土重來,伊沙拉政府解體.1950年愛國力量重建伊沙拉陣線,成立了以蘇發努馮親王為總理的寮國抗戰政府.1954年7月法國被迫簽署日內瓦協議,從老撾撤軍.此后美國入侵,1962年美國又被迫簽訂關于老撾問題的日內瓦協議.老成立以富馬親王為首相、蘇發努馮親王為副首相的聯合政府.1964年美國支持親美勢力破壞聯合政府,進攻解放區.老撾軍民在愛國陣線領導下進行了英勇的抗美救國戰爭.1973年2月老撾各方簽署了關于在老撾恢復和平和實現民族和睦的協定.1974年4月成立了以富馬為首相的聯合政府和以蘇發努馮為主席的政治聯合委員會.1975年12月首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在萬象召開,宣布廢除君主制,成立老撾人民民主共和國,老撾人民革命黨執政.1991年8月14日,老撾最高人民議會通過《老撾人民民主共和國憲法》,根據憲法,將老撾部長會議改名為政府,部長會議主席改名為總理,最高人民議會改名為國會,老撾國徽上原有的紅星、斧頭和鐮刀被著名古建筑物塔鑾圖案所取代.
      政治:國會為國家為最高立法機構,政府是國家最高權力機關的執行機關和國家最高行政機構.
      外交:奉行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主張在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基礎上同世界各國發展友好合作關系.
      與中國關系:1961年4月25日,老撾與中國建交.
    匿名用戶 | 2017-05-23 09:11

相關問題

  • 1
    問: 鎳礦現在是批發價格
    答: 詳情>>
  • 2
    問: 石英、重晶石、方解石,根據哪些特征把它們區分出來?
    答: (1)石英為二氧化硅,石英無解理;石英硬度大,油脂光澤。(2)方解石成分為碳酸鈣,方解石解理明顯,滴5%稀鹽酸起泡。(3)重晶石為硫酸鋇重晶石,比重大于1,重晶石的晶體常呈管壯,硬度小。詳情>>
  • 3
    問: 育苗蛭石的介紹
    答: 育苗蛭石是硅酸鹽材料經高溫加熱膨脹后形成的層狀物質。其在加熱過程中水分迅速失去,并膨脹,膨脹后的體積相當于原來體積的8-20倍。從而使該物質增加了通氣孔隙和保水能力。詳情>>
  • 4
    問: 黑云母花崗巖的介紹
    答: 黑云母花崗巖屬于非金屬礦石,灰白色,花崗結構,塊狀構造。主要礦物組成為石英、長石、黑云母、角閃石。副礦物有磁鐵礦、榍石、鋯石、磷灰石等。詳情>>
  • 5
    問: 葉臘石雕刻原石里有石棉這種物質嗎?葉臘石石棉開采出來用在哪些地方?
    答: 詳情>>
  • 6
    問: 鋰云母的介紹
    答: 鋰云母又稱“鱗云母”,成分為KLi1.5Al1.5〔AlSi3O10〕(F,OH)2,含Li2O為1.23~5.90%,常含銣、銫等。單斜晶系。常呈細鱗片狀集合體。淡紫色,有時黃綠色。鋰云母是最常見的鋰礦物,是提煉鋰的重詳情>>
  • 7
    問: 鋅礦的介紹
    答: http://kelleysdeliri.com/kcxt/xinkuang.com 這是關于鋅礦的全面介紹。詳情>>
  • 8
    問: 云母紙的介紹
    答: 云母紙是以碎云母片(白云母、金云母、人工合成云母)為原料,用化學制漿或水力機械制漿在圓網造紙機較慢的車速下抄成紙卷,再分切成卷筒紙或平板紙,它保持了天然云母的多種優良特性,且厚度均勻、介電強度波動范圍小,在很多應用領域可詳情>>
  • 9
    問: 重晶石有什么經濟價值?主要產地在哪里?
    答:  重晶石儲量與分布:中國重晶石礦藏分布較廣,據國土資源部2007年底統計,已探明儲量的礦區有136余處,全國基礎儲量為9899.89萬噸,儲量為3341.57萬噸,查明資源儲量3.88億噸。全國26個省,市自治詳情>>
  • 10
    問: 伊利石的介紹
    答:  伊利石是一種富鉀的2:1型二八面體層狀鋁硅酸鹽云母類粘土礦物。伊利石化學成分為K<1Al2[(Al,Si)Si3O10(OH)2·nH2O]。此外,由于伴生礦物和雜質的存在以及伊利石礦層間離子的交換特性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