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撾礦產品研究

匿名用戶 | 2017-05-23 09:19

全部答案

(共1個回答)
  •   老撾的大地構造位置處于歐亞板塊與印度板塊縫合線東側.在地質歷史中,構造—巖漿活動強烈.老撾具有豐富的礦產資源,并且有著很高的潛在經濟價值,然而這些礦產資源至今還沒有變為穩定、繁榮的礦山工業.由于歷史的原因,僅僅只有少數幾個礦床,例如Nam Pothene錫礦和一些很有遠景的礦區作過地質勘查工作.老撾與其他國家比較,具有發現新礦床的較大潛力和礦山開發利用獲得成功的較大可能性.
      在老撾大約有85%的地區作過1:250,000踏勘性粗略地質測量.根據有限地面跟蹤衛星圖像解釋,在老撾有大量現代沉積物的覆蓋區.因此本文對這些地區和其他有基巖出露地區的礦產資源評價可以說是非常保守的.據老撾政府目前可利用的零星礦產勘查資料很難對老撾的礦產資源作出全面的評價.
      據現有資料,老撾的主要礦產有金、銅、鉛鋅、錫、鎢、銻、鉑、鐵、鋁、寶石和其他非金屬礦產等.其中錫礦和金礦規模較大,現已進入勘查和開發.在老撾,廉價勞動力使得許多小型手工業礦山有利可圖,加強這類小型礦山的開發(例如金礦)已列為國家重要的礦產勘查和開發計劃.
      1、金礦
      沖積型金礦在老撾許多地區都有發現,而多數為小型沖積型金礦,只能小規模生產,僅有短期效益.這類礦床對一些小公司和小型手工業生產者仍有吸引力,它可以在短期獲利,但不能長期維持生產.沖積型礦床多位于河谷底部,對于這類礦床的開采會影響該區的農業生產.Bakoulin和其他學者(1986)介紹了老撾的許多沖積型金礦床,詳細描述了若干金礦床的規模、厚度和含金量.在老撾只有在最大的河流——湄公河谷的砂金礦床才有可能進行機械化生產和開采.采用地球化學找礦對于尋找原生巖金礦床是非常成功的,最重要的巖金礦床有如下地區.
      1.1沙納壩—巴萊(Sanakham-Paklay)火山巖帶
      這是一個比較熟悉的地質帶,它與泰國的黎府(loei)金礦帶相連,在這個金礦帶近來已作過少數幾個礦區的風險勘探.三疊紀安山質火山巖可能是金礦的礦源層.金主要富集于石英脈和鄰近的同生花崗閃長巖或斑巖侵入體的蝕變帶中.在南森——南利(Nam Seng—Nam Lik)地帶也發現了類似的火山巖,并通過航空地球物理測量探測出這類侵入體,該區水系重砂中存在一組賤金屬、辰砂和自然金異常區.從這兩個火山巖地區到伴有金異常的西部和北部可能同屬于一個金礦帶,它們都與沙納壩地區有著類似的重礦物組合,辰砂的出現,可以認為它們屬于淺成低溫熱液成因.
      1.2 川壙(XiangKhong)火山巖帶
      川壙火山巖帶是具有找礦遠景的成礦帶,它包括二疊紀流紋巖類火山巖和同生侵入的花崗閃長巖體,并在蝕變圍巖中發育有交代黃鐵礦蝕變帶.在此蝕變帶已發現富銅礦體.并在南岸河(Nam Ngun)及其流域有金的高異常出現.以上資料表明在流紋巖或蝕變帶存在巖金資源.在該區30×20km斷層結合帶,經詳細地質勘查,認為屬于與斑巖有關的銅——金礦床模式.在川壙省南部少數地區的下伏巖石主要為安山巖,這些巖石可能是一些金異常的源區,該地區沿泥盆紀沉積物的走向出現賤金屬和汞的礦物組合,可能仍屬低溫熱液成因.在伴有銅礦化出現的兩個類似火山巖之間為理想的成礦遠景區,并顯示金礦化作用.川壙大山巖帶往西止于瑯勃拉邦(Louang Prabang)南北向褶皺帶.Phalek出現鉛鋅礦化的含金矽卡巖型鐵礦床,屬外圍金礦區,它們可能屬于同一成礦事件的產物.
      1.3占巴塞省(Champassak)三疊紀流紋巖中的淺成低溫熱液型金礦
      在緊靠柬埔寨邊界的占巴塞省廣泛出露流紋巖,這些流紋巖出現顯示淺成低溫熱液蝕變的高嶺土和葉臘石.該區出現賤金屬異常表明具有淺成低溫熱液型金礦的找礦遠景.對于該類型礦床的勘查不宜采用重砂測量方法.在該區不能因為缺乏沖積型金礦而對尋找金礦喪失信心,淺成低溫熱液金礦可見特征的蝕變帶,它比含貴金屬帶更為發育,更接近地表,易于發現.根據印支地區葉臘石化的普遍出現,暗示該地區淺成低溫熱液金礦化作用是很廣泛的.
      1.4 瑯勃拉邦—南烏江(Louangprabang—Nam Ou)金礦帶
      該金礦帶主要是沖積型礦床,其次石英脈中常有銅、鋅礦化顯示.在本區低級變質巖中的區域性石英脈群對大型礦山提供了有吸引力的靶區,某些單一石英脈對于小規模開采也是經濟的.瑯勃拉邦—南烏江金礦帶沿南烏江河谷向北延伸至豐沙里省的南烏和南法.在北部可能出現一個無金賤金屬礦化帶,往南沿瑯勃拉西部的湄公河延入沙耶武里省的芒塔杜阿.
      該區所開展的勘查工作主要是通過在這些江河流域進行詳細的地質或地球化學研究,同時也包括一些支流進行水系重砂礦物測量.
      1.5 安南(Annamite)遠景金礦帶
      從安南山區二疊一三疊紀火山巖金礦遠景區至南東的川壙所出現的一些金礦,是有遠景的淺成低溫熱液型和脈型金礦床.在北東的他曲和沙灣拿吉省的南谷地區也發現了類似礦床.其他金礦化地區是在老撾東南邊境的花崗閃長巖分布區,據俄國(前蘇聯)地質調查資料,還發現金的重砂礦物異常.此外,在阿塔坡(Attapu)平原附近廣泛發育沖積型礦床,河流排泄的地區應為金礦物的來源區.
      目前,尚缺乏提供詳細評價該區金礦的地球化學和地質學方面的圖件.
      2、銅礦
      2.l 川壙省斑巖型銅礦化
      前已敘述,該區與金礦有關的一些含銅斑巖型礦床是一些較有前景的銅礦床.該區含銅矽卡巖也是非常重要的勘查靶區,雖然它們具有較多的含鐵交代巖石,屬硫礦資源,但含有富銅礦體.
      2.2占巴塞省產出的銅礦
      Baniczky(1976)曾描述過占巴塞地區的薄層紅層銅礦,它產于上三疊紀頁巖和砂巖中,礦體在一個地層層位中作不連續分布.日本人曾對該區銅礦作過地質勘查.據阿塔坡省和占巴塞省的俄文資料,記載了銀和金的品位(Bakoulin等,1986).盡管礦化帶為不厚的透鏡狀,仍有進行詳細地球化學研究的價值,應進一步探索它的側向變化和貴金屬資源.若該區含銅砂巖與德國含銅頁巖(Kupferchiefer)型層控銅礦對比成立的話,那么亦有可能出現鉑族元素.
      2.3 南帕江(Nam pak)銅礦床
      據前人工作記載,銅礦為脈狀或作為角礫巖的充填物,銅藍、輝銅礦、黃銅礦和次生銅礦物穿切紅色砂巖和礫巖(Veux,1959;Baniceky,1976).這些銅礦脈明顯晚于陸相紅色沉積物,該銅礦的形成與沉積盆地中形成的鹵水關系密切.在Ban Na Teuy附近二疊紀石灰巖中發現類似交錯銅礦脈,含鋅、鉛硫化物,具有類似于盆地脫水模式成因特征.在這樣的遙遠偏僻的省區,除已確定進行勘查的礦區外,一般這類礦體有經濟意義可能不大,Banicky(1976)曾報導了該區的含銅微晶閃長斑巖體,但尚未予以證實,并且野外考察交通困難.
      2.4 瑯勃拉邦銅礦化帶
      Czech和British通過地球化學研究,在注入湄公河的河流沉積物中發現銅異常,引起這些異常的出現,不僅是含少數浸染狀黃銅礦的安山巖,同時還有些與微晶閃長巖這類小巖體有關的銅礦床.
      3、鉛、鋅
      雖然鉛、鋅價格較低,在國際市場中,它們仍是重要的基礎礦產品.老撾的鉛鋅礦產地較多,有許多含銀的鉛鋅礦已作過專門工作.大量產于泥盆紀至二疊紀碳酸鹽巖中的鉛鋅礦脈有著直接的經濟意義.新的交代成因模式的鉛鋅礦床有增加勘查的可能性,鉛鋅礦床的尋找將擴展到非碳酸鹽地區的沉積蒸發礦床.據車邦礦床資料(Workman,1972),黃鐵礦、方鉛礦、閃鋅礦產于石英脈中,沿走向長100m,表明存在沉積蒸發礦床.
      按照現代沉積盆地分析方法,預測該區沉積盆地似乎更象密西西比河谷型碳酸鹽礦床.在老撾這類鉛鋅礦床產于最有遠景的成礦地帶,它們主要分布在瑯勃拉邦省南東的石炭一二疊紀石灰巖帶,另外在安南山碳酸鹽巖帶,并向東南的川壙省和沙灣拿吉省延伸.
      在占巴塞省南部斑巖中發現含方鉛礦、黃銅礦和重晶石的石英脈,但不太清楚它們的共生關系.如果它們是淺成低溫熱液蝕變系統的一部分,那么應該出現高嶺石和葉臘石蝕變.
      4、錫礦
      4.1 Nam Pathene錫礦床
      經勘查認為,該礦床覆蓋于伴生有矽卡巖的花崗質侵入體之上的含錫沖積物和殘積物.多數礦床的品位低、規模大,可以作更大規模開采.這是一個典型的大型低品位礦床,礦石含錫0.2%,礦石量可達4000~6000萬噸(PremoIi,1988),將來在Nam pathene地區作地質勘探,宜采用鉆探和地球物理測量調查這些錫礦體.
      英國地質調查局赴老撾地質顧問團〔1990〕在Nam pathene地區采集的細粒花崗質巖石的樣品,在薄片中見到明顯發育的兩相結構,即在含鱗片狀紅棕色黑云母的等粒顯微花崗結構中出現被熔蝕的粗大鉀長石、斜長石和石英晶體.石英—長石在花斑狀結構中交生,這種交生通常出現在基質中,這似乎是所有斑巖都具備的巖石結構.這類二相或次生巖漿結構表明,東南亞錫礦帶在錫的成礦作用中通常伴有巖漿活動晚期的強烈揮發作用(Pitfield,Teoh和Cobbing,1990).在老撾將來的地質勘查中,系統記錄花崗巖的結構有助于識別成礦靶區.
      4.2其他含錫花崗巖
      在老撾還有一些地方曾有發現錫石的記錄,雖然安南山花崗巖是錫礦帶或成礦區的一部分,但沒有直接指示具有經濟意義的礦化作用是否存在.在桑怒省花崗巖可能會出現以偉晶巖型為主的小型錫礦床,按現行錫價,其經濟意義不大.該地區的詳細勘查工作對象是沖積型砂錫礦,并且提供產大型低品位錫礦床的充分證據,亦是進行機械化開采經驗的礦區.
      4.3 瑯南塔省錫—鎢—銻礦帶
      該礦帶位于尚泰山地東南邊緣,往北與清邁——清萊錫鎢礦帶相連.金屬礦體賦存在古生代變質火山巖的層控礦床中,并與三疊紀“s”型角閃黑云母花崗巖相接鄰(Gebern,1988).該礦帶往北延入中國的三江褶皺帶.錫礦化作用與印支期臨滄花崗巖活動關系密切,并有較多的錫石、石英和電氣石等云英巖礦物組合(Xin和Zhitai,1988).該區與中國相鄰,可開展與花崗巖有關的錫礦化和層控錫鎢礦化的調查.
      盤赫銻礦的指示為層控型成礦作用,然而還缺乏地質學方面的了解.
      5、鉑族元素
      鉑族元素是貴重金屬,也是目前最優先勘查的礦種之一.在老撾涉及鉑族元素礦產的資料很少.在桑邁蛇綠巖帶的超基性巖中具有存在鉑族元素礦產資源的可能性,但這個蛇綠巖帶在老撾的分布范圍有限,因此有可能發現該類礦床產地機會相應較少.沿南——程逸一線亦有超基性巖發現,該帶也具有尋找鉑族元素的遠景.鉻鐵礦碎屑是出現超基性巖碎塊的指示物,在烏多姆塞省的會登和會桑已發現碎屑鉻鐵礦,這個地區將是鉑、鉻鐵礦和金礦的勘查重點.在距老撾邊境不遠的泰國東北部發現了鉑的砂礦床(Workman,1972),因此不能忽視尋找砂鉑礦的可能性,在哈和登,恰好位于萬象東的湄公河礫石中曾發現該金屬的報導(Bakoulin等,1986).另外,占巴塞省產出的紅層銅礦可能會含有一些鉑族元素.
      6、鐵礦
      最重要的鐵礦床發現于川壙省的富納諾和法萊.具有經濟價值,較易開采的鐵礦山多位于遙遠、偏僻地區.在這些地方,大量的礦石運輸缺乏必要的鐵路或深水港等交通設施,顯然,這里的交通運輸不便.直到現在為止,通訊設施還沒有明顯改善,所以,該區鐵礦還不能提供進一步勘查.
      7、其他金屬礦產
      7.1 氧化鋁
      老撾南部波羅芬高原具有大量鋁土礦資源,估計有20億噸鋁土礦,但尚未通過詳細的地質研究證實.在老撾有著較豐富的水電資源,這將有利于發展未來的鋁礦冶煉.
      7.2 銻礦
      老撾僅有少數有價值的銻礦產地.雖然許多礦床規模小,但較易開采,勞動成本也低.有的小礦床儲量僅180t銻金屬(據Cox和Singer,l986),僅僅泰國已對小型銻礦進行開采,在鄰接烏多姆塞省的瑯南塔省有銻礦產出.在會霍產出的銻礦品位較低.在瑯勃拉幫東部中生代巖石中產出的銻礦是有效益的,應優先勘查.
      7.3 鎢礦
      白鎢礦的產地是在桑怒省和川壙省,該區重砂測量發現白鎢礦異常,在薄片中還見有白鎢礦.
      7.4 鈾和釷
      在萬象省的地球化學調查中探測出鈾礦的低度富集,并具有一定找礦意義.若要進一步尋找鈾礦,應適當考慮該金屬的供需狀況而定.
      釷發現于川壙省二疊紀流紋巖中,按現行工業要求,所提供的釷礦資料是可以利用的.
      7.5 銅
      在老撾,曾有一些銅礦產地的報導,所發現的許多銅礦與銅—鉬斑巖礦化有關與花崗質云英巖關系最為密切.它們多半是具有經濟價值的低品位礦床.
      8、磷礦和蒸發巖礦產以及其他非金屬和工業礦物原料礦產
      8.1 磷礦
      發展中國家使用人工肥料比歐美少,現在發展中國家為了滿足食品的需求,也增加了人工肥料的需要,并開展比肥原料磷酸鹽巖和鉀鹽的勘查.老撾的一個重要磷礦是在沙灣拿吉省北東邊境長山山脈中的中石炭世受溶蝕的塊狀石灰巖中,該礦床可能有潛在價值.據報導,在越南境內的磷礦沿走向往北西延至桑怒省古生代石灰巖中(Premo1i 1988).采用地質填圖和巖石地球化學勘查是最佳的勘查方法.
      8.2 蒸發巖礦產
      1.巖鹽和鉀鹽 食鹽供應已基本滿足地方消耗,泰國也發現了類似的巖鹽礦床,但還需提高現有小型礦山的生產水平.大型的鉀鹽礦床產于萬象盆地,當前發展鉀鹽工業對老撾有利.鉀鹽與磷酸鹽資源是生產NPK化肥的基礎原料,在老撾還可以利用其豐富的水電生產硝酸鹽,并依靠鄰國良好的運輸系統,有限地開發食鹽和鉀鹽.
      2. 石膏 在沙灣拿吉省蒸發巖盆地存在石膏資源,目前石膏已滿足于現有需要,若有大型涂料工業的需要,則可以擴大其生產規模.
      8.3 其他非金屬和工業礦物原料礦產
      許多地方工業所需的大量原料是工業礦物原料.這類非金屬礦產的價值較低,但對于最終用戶來說,運輸成本是一個重要價格因素.來自本地的工業礦物原料是粗糙和廉價的,但可作為貴重的原料出口,因此還得尋找大量的工業礦物產地.許多工業化國家工業礦物原料的總收入超過全部礦產收入的一半.
      1.氧化鋇 氧化鋇往往出現于賤金屬礦床組合中,但也有脈狀礦床和層控礦床發現.在萬象省納朗,一個有經濟意義的脈狀礦床產于已知的酸性火山巖中,寬4.5m,礦石儲量超過24萬噸.在泰國北部的南帕府和黎府的火山沉積帶中報導了新氧化鋇礦床的發現,它已往北延入老撾.含礦巖石的時代從早古生代至三疊紀.泰國最多的礦床為脈狀礦床,梅清的氧化鋇為沉積成因.芒賽和瑯勃拉邦帶是有遠景的氧化鋇成礦帶.
      假如在老撾發現油田,那么將需要泥漿級氧化鋇,同時應優先研究已知的國家級資源,并作可能的有效調查.
      2.石灰巖 (略)
      3.粘土、砂和礫石膏 (略)
      4.滑石和石棉 滑石和石棉發現于桑怒附近的超基性巖的蝕變產物中.在川壙還產出白色長纖維石棉,可能適合于工業上作耐火紡織品之用.
      5.石墨 石墨在工業上有廣泛用途,老撾有兩個石墨產地,尚不知其經濟意義,但作短期研究也是有價值的.
    匿名用戶 | 2017-05-23 09:19

相關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