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頁
  • >
  • 問答列表
  • >
  • 為什么四川盆地有非常豐富的鹽為什么四川盆地有非常豐富的鹽不是沿海地區才有的嗎.

為什么四川盆地有非常豐富的鹽為什么四川盆地有非常豐富的鹽不是沿海地區才有的嗎.

匿名用戶 | 2017-05-23 10:32

全部答案

(共1個回答)
  • 這個問題應該屬于地質學范疇的,現在被分配到生態學來,我也只能跟你分享一篇研究成果:1、通過對四川盆地中下寒武統20余口鉆井及3條野外實測剖面的分析,發現含膏巖系剖面主要由碳酸鹽(白云巖、灰質白云巖、泥質白云巖、泥巖、泥灰巖、白云質泥灰巖等)和硫酸鹽(石膏、白云質石膏等)組成,夾不等量泥巖、粉砂質泥巖等細碎屑巖.含膏巖系賦存于碳酸鹽-硫酸鹽建造中.根據各地含膏巖系剖面的基本組成和結構特點,可將四川盆地中下寒武統剖面劃分為四種類:①丁山型,該類型的下部為灰色鮞?;規r、微晶云巖、泥質云巖及膏巖,構成一個旋回; ②宮深型,該類型由下部灰色泥灰巖、灰巖,中部微晶白云巖,中上部膏質白云巖,到上部膏巖組成,構成一個旋回; ③建深型,該類型底部為砂屑云巖,中上部具有巨厚的膏鹽巖地層,頂部變為了灰質白云巖; ④范店型,以發育鹽溶角礫巖為特征.2、以石膏、白云石與粘土礦物為三端元,將膏質巖劃分為含泥含云質石膏巖類、膏質白云巖類和膏質砂泥巖類3大類,以及10小類膏巖類型;具有3種結構、6種構造類型,成分不同,其封閉能力不一樣;膏質巖類均發育于氣候變干且向上變淺的旋回中.3、區域上的寒武系膏鹽巖的分布具有4個中心,呈現“牛眼”樣式,環帶分布的“牛眼狀”蒸發瀉湖相是最有利的膏巖發育區.通過研究,查明了區域上寒武系膏鹽巖分布位置、巖性組合分區與厚度變化,其中石膏類位于川西南與威遠及川東南地區,呈東西向展布;膏質白云巖與含膏質白云巖位于川東南地區與建深1井區,呈北東向展布;宏觀上純石膏巖、厚度大的,其封閉能力更強.4、通過威遠氣田解剖,認為寒武系膏巖封蓋起到更加重要的作用.前人認為下寒武統泥巖是關鍵蓋層,解剖認為膏巖更重要;基于鉆井/錄井、測試、動態分析方法,證明了中下寒武統膏巖向北的尖滅點與氣藏溢出點的海拔相近,這意味著膏巖封閉非常有效.解剖后的啟示可歸納為3條:①盡管沉積厚度薄且受斷層影響,但膏巖封閉更有效; ②古隆起形成要早,圈閉匹配有利; ③臺內灘相要多層、深埋成巖產生的次生孔洞縫儲層要多套.5、分不同區塊探討了膏巖封蓋有效性,其封蓋模式有所差別.川中隆起膏巖封蓋起了更加重要的作用,盡管威遠地區的石膏沉積厚度薄且受斷層影響,但封蓋有效.川東南探區西側膏巖封閉有效,然而東側受后期構造改造作用強烈,且側向上由于寒武系地層暴露、又被通天斷層切穿,探區的東側膏巖封堵失效.相反,川西南探區東側膏巖蓋層封堵效果好.6、研究認為四川盆地下古生界成藏地質條件優越,烴源巖、儲集層均具備形成大中型氣田的條件.
    匿名用戶 | 2017-05-23 10:32

相關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