壽山石算地質學里面的哪個部分?

匿名用戶 | 2017-05-23 07:49

全部答案

(共1個回答)
  • 壽山石的形成
     
    在地質學家揭開壽山石的成因之前,有許多美麗的傳說為壽山石的由來增添了無限神奇的色彩.
    女媧補天是我國最恢宏、最奇麗也最感人的古代神話之一.相傳共工與顓頊爭帝,怒觸不周之山,天
    柱折,四維絕.女媧面對滅頂之災,毅然挺身而出,拯救人類于水火.她折鰲足撐四極,殺猛獸,治洪水
    ,煉五色彩石為天補漏.傳說女媧補天是從昆侖西北一直補到東海之濱,到了壽山、芙蓉、九峰諸處時,
    見這里峰巒疊嶂,無限秀美,于是揚手播福,將補天剩下的五色彩石撒落在壽山四周,這便是民間相傳的
    壽山石乃“女媧補天遺石”之由來.
    有關壽山石的由來,還有一個美麗的傳說,那就是“鳳凰彩卵留人間”.說的是遠古之初,天帝掌管
    人間,派遣鳳凰女神巡行世間,至壽山一帶時,鳳凰女神亦為壽山的山川美景所打動,戀戀不舍,流連忘
    返.回歸天庭之際,便將彩卵留在青山綠水之間.這彩鳳之卵,歷經千萬年,就變成了今天五彩繽紛的壽
    山石.
    一、地理構造
    距今135百萬—150百萬年前的晚侏羅紀時期,處于板邊緣地帶的淅、閩、廣東東部地區,由于受到來
    自東南方向另一板塊的擠壓、碰撞、俯沖,從而發生板塊斷裂.其交匯處下插的巖石板塊被地殼內部熾熱
    的巖漿熔融后,因內部壓力作用,沿著相反的方向,從斷裂處或上涌、或侵入、或噴發,從而形成閩東沿
    海北東向的火山——侵入巖漿地帶.在大規模火山噴發間歇期,形成了壽山一帶峨嵋火山噴發盆地.壽山
    ——峨嵋火山噴發盆地是北東向分布的眾多火山噴發盆地之一,面積大約200平方千米.
    從目前所探明的壽山石礦藏分布情況和所掌握的地質考古資料分析,壽山石脈是線狀和環狀斷裂聯合
    控制下形成的,它大約產生于中生代火山巖層中,經歷了漫長的地質作用后,一種表現為線形地理構造,
    另一種表現為環形地理構造.
    二、形成機理
    (一)內生成礦 所謂內生成礦,就是指地殼運動,如巖漿活動、火山噴發之后,形成于地下的礦脈
    .
    (二)外生成礦 外生成礦是指隨著地殼運動,形成于地下礦脈暴露于地表,經過強烈的物理風化侵
    蝕作用后,巖石就崩裂為巖塊、巖屑,并在重力影響下沿著山坡滾動,在低凹處堆積,又經砂泥中的水分
    滋潤,再經歷水化學作用、氧化作用和一定距離的搬運,最終,原生有條礦石中的“中堅分子能夠久經考
    驗得以保存,混雜沉積于地表.號稱“石中之王”的田黃石,就是最好的例證.
    產于壽山村壽山溪兩旁水田底下砂層中的田黃石,“無根而璞”,無脈可尋,呈自然塊狀,無明顯棱
    角,屬沖積型砂礦.它是原生礦風化侵蝕后形成的坡石,又經水流搬運到河溪的某些地段沉積下來.因為
    長期受到含腐蝕酸等水分的浸泡,所以水化學作用十分明顯.水流的搬運磨蝕,又使田黃石棱角消磨殆盡
    ,因此多呈渾圓狀.有皮的田黃石,其外皮多為風化含鐵的泥質物質所包裹,呈現黃色或灰黑色.化學風
    化作用使原生石中并不明顯的脈,以格、紋的形式凸現出來.這些格和紋,有的不是原生石所固有的,而
    是后來在風化的過程中,沿著裂隙次生形成的風化礦物.
    壽山石中的田黃石是大自然神奇造化的尤物,是天地之精靈,可遇而不可求,所謂“出清水芙蓉,天
    然去雕飾”.世間萬物因為有其獨特生成的歷史與特性,所有才有其獨特的魅力和價值.
     

    壽山石的成分
     
    壽山石質地凝膩柔美、通靈溫潤,紋理婀娜多姿、氣象萬千,色澤五顏六色、精彩紛呈,在石間世界
    里,算是國色天香、傾國傾城,是歷代文人墨客賦詩贊美的對象.不少贊頌壽山石的詩篇,膾炙人口,至
    今仍為人們所吟頌.有的文章甚至將其比做賢淑美惠的化身:“色澤清麗,含蓄典雅,美也;柔潤溫和,
    順應鐫琢,淑也;晶瑩透澈,渾沌氤氳,德也;上可伴大夫,下能親平民,賢也.”
    壽山石之所以如此絢麗多彩,備受世人垂愛,這與它的礦物成分有關,研究表明,壽山石品種繁多,
    礦物成分十分豐富,不同的礦物成分直接影響著壽山石的品質優劣.通常情況下,高檔的壽山石礦物成分
    主要有地開石、高嶺石、珍珠陶石;其次為葉臘石、絹云母、石英等,偶見綠簾石、綠泥石、伊利石、硬
    水鋁石等;個別也有以葉臘石礦物為為主要成分的,如芙蓉石、月尾石、連江黃等.普通的壽山石,其礦
    物成分主要是葉臘石、石英、硬水鋁石、高嶺石、地開石、絹云母,還有少量的伊利石、水白云母、鋁綠
    泥石、綠泥石、紅柱石等,亦見有黃鐵礦、榍石、鋯石等.


    壽山石的特性
     
    壽山的特性是它有別于其它石種的重要特征.歸納起來,壽山石主要有六大特性.
    一、光澤 葉臘石型的壽山石多具油脂光澤、蠟狀光澤.當其它礦物較多地摻雜其中時,則是土狀
    光澤.
    二、硬度 硬度主要是根據各組成礦物的含量及特性而定.以葉蠟石為主時,其硬度、密度特點多
    接近于葉臘石礦物;以地開石為主時,則接近于地開石.葉臘石解理完全,薄片能彎曲,但無彈性,斷口
    參差不齊或呈片狀,具滑膩感.硬度為2.32--3.05,多數小于2.5.密度為2.71—2.84,以2.75—2.83居多
    .其內層結合較強,層間較弱,容易形成薄片.這就是為什么壽山石“柔而易攻”的原因.地開石的硬度
    多在2.6左右,密度在2.5—2.7之間,以2.62居多.當壽山石含伊利較多時,密度可達2.9—3.1.
    三、顏色 研究表明,壽山石的顏色基調只有兩種,即黃色和灰色.它之所以呈現出燦若云霞的繽
    紛異彩.這個原理就象調色板一樣,以紅黃藍為基色,可以調出變幻莫測的萬紫千紅.例如“月尾綠”,
    以黃綠色為主,“月尾紫”,以紫色為主,“芙蓉石”則有灰白、白色、黃色、綠色,色黃者,多質地純
    凈,具有油脂光澤或蠟狀光澤.
    四、熱能性 壽山石是火山巖蝕變產物,具有較低膨脹系數,所以有熱穩定性.熱處理好后能保持
    強度.經過煅燒,更顯特別潔白和高光亮度,優質高嶺石的耐火度高達1800度.
    五、放射性 放射性是指不穩定原子核自發放出射線現象.當放射值大于40伽瑪時,就需要進一步
    檢查是否對人體有害.科學工作者經過70多個鉆孔和大量槽探內系統放射性伽瑪檢測,發現壽山葉蠟石礦
    的放射值為25—30伽瑪,峨嵋葉臘石礦的放射值為20—30伽瑪,均低于40伽瑪,所以,壽山葉臘石的放射
    性人體不構成損害.
    六、藥用性 壽山石因富含對人體有益的宏量元素和微量元素,而在食品、化妝品和醫藥領域己得
    到開發利用,通過深加工后,可作為食用糖果粉料以及制作飲用茶壺、化妝品填料、陶瓷器原料及醫藥摻
    合劑等.
    除此之外,壽山石還具有化學穩定性、物理絕緣性、吸水性、懸浮性和可塑性等.我們相信,隨著科
    學技術的不斷發展,對壽山石的研究和應用也會進一步深入.
     

    壽山石的分類
     
    這方面貢獻較大的遠的有清朝的高兆和毛奇齡,近的有當今壽山石研究專家陳石和高天均,他們分別
    提出“三坑分類法”、“三系五類分類法”和“礦物組合自然分類法”.
    一、三坑分類法 即田坑石類、水坑石類、山坑石類三種.
    二、三系五類分類法 即高山系、月洋系、旗山系三系及高山系田石類、高山系水坑類、高山系山
    坑類、月洋系石類、旗山系石類五類.
    三、礦物自然組合分類法
    (一)地開石型壽山石
    (二)葉臘石地開石型壽山石
    (三)葉臘石型壽山石
    壽山石郭兵
    匿名用戶 | 2017-05-23 07:49

相關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