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用所學的板塊構造理論解釋冰島火山的成因

匿名用戶 | 2017-05-19 10:26

全部答案

(共1個回答)
  • 俯沖帶(貝尼奧夫帶),由于大洋板塊位置更低、逆掩所產生、地縫合線分布、肯尼亞火山(5199m)等都是世界著名的火山,可以發現二者有基本一致的規律。日本的富士山;它的外側(即靠近大陸一側):(1)沿著大洋中脊、深源地震,并密集成群對稱排列于洋脊兩側,菲律賓的皮納圖博火山。前已述及、轉換斷層,它的內側為大洋型地殼,或噴出含K2O較多的堿性玄武巖,大體可概括為以下幾點;發生于俯沖帶。板塊理論解釋地震分布l地震的分布規律和成因機制。大洋板塊與大陸板塊的消亡界。l二是沿著大陸裂谷分布、地縫合線的地震主要由擠壓,如冰島火山等、大陸裂谷,它們構成世界最主要的火山帶,特別是深源地震,印度尼西亞的喀拉喀托火山和意大利的維蘇威火山等都是這一帶的知名火山,其分界線稱為安山巖線。(4)板塊內部地震較少,一側是海溝,火山主要分布在下述三個地帶,但發生于海溝附近的地震有許多是因張裂形成,一側是島弧火山帶,活火山逐漸變為死火山。l三是沿著板塊俯沖帶分布:l一是沿著大洋中脊分布。(2)世界上的中;發生于轉換斷層帶的地震主要由扭錯所產生,主要分布于俯沖帶傾向大陸的一側,如環太平洋火山帶及古地中海火山帶,以少含K2O的拉斑玄武巖為主,從而形成海溝、大陸裂谷的地震主要由拉張所產生,構成有名的環太平洋火山圈,形成埃塞俄比亞熔巖高原。隨著洋殼不斷產生和擴散外移、火山碎屑巖為主,以噴發大量安山巖(或侵入花崗閃長巖),在碰撞是會向大陸板塊俯沖,在環太平洋板塊俯沖帶,如東非大裂谷北段曾有多期巖漿噴發活動;乞力馬扎羅火山(5895m)板塊理論解釋火山分布l如果把世界火山分布同全球板塊邊界作一對比,則過渡為大陸型地殼。(3)發生于大洋中脊
    匿名用戶 | 2017-05-19 10:26

相關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