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頁
  • >
  • 問答列表
  • >
  • 水銀是怎么生產出來的啊,好象很早以前就有它了,

水銀是怎么生產出來的啊,好象很早以前就有它了,

匿名用戶 | 2017-05-23 01:40

全部答案

(共1個回答)
  • 中國古代漢族勞動人民把丹砂(也就是硫化汞),在空氣中煅燒得到汞。但是生成的汞容易揮發,不易收集,而且操作人員會發生汞中毒。中國勞動人民在實踐中積累經驗,改用密閉方式制汞,有的是密閉在竹筒中,有的是密閉的石榴罐中。在自然界中,汞多以化合物的性質存在,汞親銅和硫,故汞大部分以硫化汞(朱砂)的形式分布。在古代人們就已經掌握了朱砂提汞的方法,即在空氣中煅燒,收集蒸發的汞蒸氣并冷凝既得金屬汞。在空氣流中加熱辰砂,所得蒸氣經冷凝可得汞。將辰砂在空氣中焙燒或與生石灰共熱得到。汞是化學元素,元素周期表第80位。俗稱水銀。還有“白澒、姹女、澒、神膠、元水、鉛精、流珠、元珠、赤汞、砂汞、靈液、活寶、子明”等別稱。元素符號Hg,在化學元素周期表中位于第6周期、第IIB族,是常溫常壓下唯一以液態存在的金屬(從嚴格的意義上說,鎵(符號Ga,31號元素)和銫(符號Cs,55號元素)在室溫下(29.76℃和28.44℃)也呈液態)。汞是銀白色閃亮的重質液體,化學性質穩定,不溶于酸也不溶于堿。汞常溫下即可蒸發,汞蒸氣和汞的化合物多有劇毒(慢性)。汞使用的歷史很悠久,用途很廣泛。在中世紀煉金術中與硫磺、鹽共稱煉金術神圣三元素。汞在自然界中分布量極小,被認為是稀有金屬,但是人們很早就發現了水銀。天然的硫化汞又稱為朱砂,由于具有鮮紅的色澤,因而很早就被人們用作紅色顏料。根據殷虛出土的甲骨文上涂有丹砂,可以證明中國在有史以前就使用了天然的硫化汞。根據中國古文獻記載:在秦始皇死以前,一些王侯在墓葬中也早已使用了灌輸水銀,例如齊桓公葬在今山東臨淄縣,其墓中傾水銀為池。這就是說,中國在公元前7世紀或更早已經取得大量汞。中國古代還把汞作為外科用藥。1973年長沙馬王堆漢墓出土的帛書中的《五十二藥方》,抄寫年代在秦漢之際,是現已發掘的中國最古醫方,可能處于戰國時代。其中有四個藥方就應用了水銀。例如用水銀、雄黃混合,治療疥瘡等。東西方的煉金術士們都對水銀發生了興趣。西方的煉金術士們認為水銀是一切金屬的共同性——金屬性的化身。他們所認為的金屬性是一種組成一切金屬的“元素”。中國古代漢族勞動人民把丹砂(也就是硫化汞),在空氣中煅燒得到汞。但是生成的汞容易揮發,不易收集,而且操作人員會發生汞中毒。中國勞動人民在實踐中積累經驗,改用密閉方式制汞,有的是密閉在竹筒中,有的是密閉的石榴罐中。根據西方化學史的資料,曾在埃及古墓中發現一小管水銀,據歷史考證是公元前16—前15世紀的產物。但中國古代漢族勞動人民首先制得了大量水銀。
    匿名用戶 | 2017-05-23 01:40

相關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