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寧歷史及其名人!

匿名用戶 | 2017-05-23 08:28

全部答案

(共1個回答)
  • 濟寧市,位于魯西南,地處華東與華北、山東半島與中原地區、長江流域與黃河流域的結合部,蘇魯豫皖四省交界帶。地理坐標介于東經115°54′~117°06ˊ、北緯34°25ˊ~35°55ˊ。總面積10685平方公里。其中,平原5068平方公里,占總面積的47.6%,其它分別為洼地、湖泊、山地、丘陵。地勢東高西低。東部山巒綿亙,丘陵起伏,西部為黃泛平原,中部為由南陽湖、獨山湖、昭陽湖、微山湖組成的湖泊。全市氣候條件優越,屬暖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區,四季分明,光照充足,年平均降水量597~820毫米。境內資源豐富。全市土地資源面積112.04萬公頃,其中耕地面積53.52萬公頃。水資源總量平水年為49.98億立米,其中地表水33.71億立米,地下水天然補給量16.26億立米;可利用水資源總量30.37億立米,其中地表水17.44億立米,地下水12.93億立米。天然水資源與可利用水資源的單位面積擁有量、人均占有量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動植物種類繁多。高等植物、蔬菜、林木、花草、藥用植物和野生經濟植物等總計127科904種。主要農作物有小麥、水稻、玉米、甘薯、棉花,其中被定為山東名產的當地品種有:曲阜香稻、魚農一號水稻、金谷和泗水小雜豆。畜禽主要有10大類群;魚類共有8目15科55屬82種,其中鯉魚、鯽魚科類居多,另有蝦、蟹、貝類,分布區主要在微山湖;鳥類201種,微山湖區的水鳥數量居全省首位。礦產資源,已發現和探明儲量的有70多種。以煤為主,其次為石灰石、石膏、重晶石、稀土、磷、鐵、銅、鉛等。濟寧市含煤面積3400平方公里,占全市總面積的35%,儲量約為254億噸,主要分布于兗州、曲阜、鄒城、濟寧、微山等地,為全國重點開發的八大煤炭基地之一。稀土礦位于微山縣塘湖鄉郗山,地質儲量1275萬噸,為國內第二大稀土礦。石灰石主要分布在嘉祥、泗水、鄒城、曲阜一帶,探明儲量9億噸。歷史濟寧市位于山東省的西南部,轄12個縣、市、區,面積11000平方公里,人口756萬,東部是山區,中西部是平原、洼地和湖泊,河流縱橫交錯,交通十分方便,京杭大運河和京滬鐵路、京九鐵路縱貫南北,兗石鐵路和濟新鐵路橫穿東西,又是104國道和327國道的交匯處,濟寧機場已經開通了濟寧至北京、廣州、上海、濟南、青島等多條航線,濟寧市通訊設備先進,全市已實現了程控電話聯網,可直撥世界各地。濟寧四季分明,氣候宜人,年平均氣溫為13.3度至14.1度。濟寧人杰地靈,盛產小麥、玉米、稻谷、地瓜、棉花、花生、果品、瓜菜、畜產品和漁湖產品。礦產資源分布廣、品種多、儲量大,主要有煤、鐵、銅、鉛、大理石、花崗石等三十多種。濟寧是全國八大煤炭基地之一,已探明的儲量200多億噸。稀土儲量1300多萬噸。濟寧是山東省淡水資源最豐富的地區。微山湖水面1260平方公里,是全國十大淡水湖之一,北引黃河、南飲長江,儲水量達30億立方米。另有豐富的地下水資源,淡水資源占全省的六分之一一:古代歷史名人:1:人文始祖-伏羲(太昊)誕生在山東濟寧泗水縣2:中華民族的始祖-黃帝誕生在山東濟寧曲阜壽丘3:五帝之首-少昊黃帝的兒子,姓已明摯,號金天氏4:中華民族的始祖母-華胥氏上古母系氏族時期的部落首領,山東濟寧泗水縣人5:千古第一英雌-女媧誕生于山東濟寧6:工匠祖師、中國科技發明之父—魯班姓公輸,名般。山東濟寧人。因為是春秋時魯國人,人稱魯班(班般同音,古時通用)。7:至圣-孔子名丘,字中尼,山東濟寧曲阜人。8:亞圣-孟子名軻,山東濟寧鄒城人。9:復圣-顏子名回,字子淵,山東濟寧人。10:述圣-子思姓孔名參,孔子之孫,山東濟寧曲阜人。11:宗圣-曾子.名參,字子輿,山東濟寧嘉祥人。12:墨家學派的創始人-墨子名翟,師出孔子,出生地爭議,多認為是山東濟寧人。..13:著名的醫學家、脈學創始人—王叔和名熙,字叔和,山東濟寧鄒城人。14:民族英雄-戚繼光字元敬,號南塘,晚號孟諸,生于山東濟寧魯橋。15:木皮散客-賈鳧西名應寵,字思退,右字晉番,山東濟寧曲阜人。16:文成公主—李雪雁山東濟寧任城人,其父任城王李道宗是李淵表侄。17:著名史學家-左丘明春秋末期史學家,山東濟寧人,著有<左傳>和<國語>18:宋始祖微子名啟,商朝人,山東濟寧微山縣人,人稱宋微子。19:谷梁赤儒家經典《春秋谷梁傳》作者,山東濟寧人。20:三遷擇鄰、斷機教子-孟母“賢良三母”之一,母親的典范,山東濟寧鄒城人。21:“建安七子”之首—王粲字仲宣,山東濟寧鄒城人。22:著名戲劇家-孔尚任字聘之,又字季重,號東塘,山東濟寧曲阜。被康熙重任為國子監博士,戶部主事。著有杰出的歷史劇《桃花扇》。23:乾隆“秘書”-仲襄溪乾隆年間進士,因《窩窩賦》及第,人稱窩窩進士,任轉本御史一職。山東濟寧微山縣人。二、近現代名人24:中國著名歌唱家-彭麗媛山東濟寧人。25:中國臺壇著名“九球小天后”-潘曉婷。26:香港特首-曾蔭權宗圣曾子后人,山東濟寧嘉祥人.27:中國著名歌詞作家—喬羽原名喬慶寶山東濟寧人.28:“神拳大龍”—蔡龍云中國著名技擊家,中國武術協會副主席,中國武術九段,國際級武術裁判,山東濟寧人..29:現代山水詩風的開創者—孔孚原名孔令桓,山東濟寧曲阜人.30:新詩潮詩歌第一人—食指原名郭路生,山東濟寧魚臺人.31:華拳傳播者-蔡桂勤一代武術大師,字拙亭,擅長劍、槍、流星、擒拿、弓箭。山東濟寧興福集蔡行。32:北洋政府總理—靳云鵬北洋政府國務總理、陸軍總長,字翼青,山東濟寧鄒城人。33:北洋政府末任總理—潘復曾任張作霖安國軍政府總理,山東濟寧人。34:還有傳說說任達華在一節目中親口說自己是山東濟寧人。道途聽說,僅供參考。呵呵字符有限,具體說下四個:1、黃帝黃帝,姬姓,號軒轅氏,是我國原始社會末期部落聯盟的一位首領,被尊奉為中華民族的始祖。據《史記》記載,黃帝就出生在曲阜古城東北3千米處的壽丘。有關黃帝的傳說很多,他也和古史傳說時期的其它人物一樣被后人染上了許多神話色彩。黃帝在位的時候,正處于我國歷史上的部落聯盟互相侵伐征戰的“英雄時代”,他憑著驚人的毅力和神奇的智慧先后戰敗了炎帝、蚩尤和刑天,恢復了大一統的和平時代。天下太平后,黃帝和他的屬下搞了許多發明創造。如黃帝的妻子嫘祖教人民學會了養蠶、巢絲和織帛的方法;大臣倉頡創造了文字;大臣隸首發明了數字和算術,并制造了各種度量衡,用來稱量各種東西,這就是我們所熟悉的尺斗秤。相傳《黃帝內經》就是記錄黃帝和醫師歧伯討論醫理的一部古代醫書。黃帝還叫臣子們制訂了天干地支,用來推算時間,標志年月。除此之外,一凡衣服冠蓋,宮室舟車,矢馬鏡鼓,日用器皿,幾乎都是在黃帝時期發明的。由于黃帝的文治武功對中國文化與統一發揮了舉足輕重的作用,所以今天華夏各族把黃帝尊稱為人文初祖,把自己視為炎黃子孫。2、孔子孔子(前551-前479年),名丘,字仲尼,春秋末年魯國陬邑昌平鄉(今曲阜市東南尼山鄉尼山附近)人,是我國古代偉大的教育家、思想家、儒家學派的創始人。孔子處在一個“礼樂征伐自諸侯出”的戰亂時代,他家境貧寒,年幼喪父。但他“十五有志而學”,勤奮上進,對礼、樂、射、御、書、數、“六藝”樣樣精通。他年輕時就有遠大的政治抱負和明確的施政目標,他主張以礼治恢復,西周初年的奴隸制盛世,他認為“仁者愛人”、“已所不欲、勿施于人”,盡管他很想一展鴻圖,實現自己的遠大政治目標,雖然他也官居大司寇之位,曾有一時的輝煌,然而他的一些政治主張終歸不能被當權者所采納,仕途始終不順,這是時代使然,社會使然。孔子突出的成就是在教育方面,他打破了文化教育被奴隸主貴族壟斷的局面,他首創私人辦學,不論身份高低貴賤,廣收門徒,公開提出“有教無類”的口號,盡可能讓各階層人士有了受教育的機會。在教學上,他因材施教,因人而講,十分重視學習與思考、學習與復習的辯證關系。他培養了3000多學生,優秀的72人,被后世稱為72賢人。正是由于孔門弟子的發揚廣大,從而使孔子的思想和人格不僅影響了當世,同時又能流傳于后世。而且,這些弟子們又以“人能弘道”的精神,精進不已,繼承和傳播了孔子學說,也使他們自身成為早期儒學乃至整個儒學發展史上不可或缺的一環。孔子的另一偉大成就是在晚年做了大量古代文化典籍的整理編訂工作,他整理編訂了《詩經》和《尚書》,他還根據魯國的歷史編成了我國第一部編年體史書《春秋》。他的主要言行都收錄在由其弟子或再傳弟子編輯的《論語》一書中。3、孟子孟子(前372-前298年),名軻,字子輿,戰國時期鄒國(今鄒城市東南馬鞍山下鳧村)人,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孟子早年喪父,家境貧寒,然而,他卻得到了母親良好的教育。相傳,孟子年幼時,由于周圍環境不利于學習,孟子的母親三次搬家,終于選擇了學校附近,讓孟子安心讀書。“孟母斷機教子”更是千古佳話。孟子是孔子的孫子子思的再傳弟子,他刻苦學習,十分推崇孔子,他把繼承孔子的事業作為自己最大的志愿,同時他又發揚廣大了孔子的思想和學說。“仁”是儒家思想內核,孟子更重視仁義,更加重視人民的生存權利。孟子認為人民的力量不可輕視,提出“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的觀點,提倡減輕賦稅,實行仁政。為了宣傳自己的政治主張,他長期從事私人講學,并帶著弟子周游列國。由于孟子對儒學的發展作出了突出貢獻,他被后世頌揚為“繼往圣”、“開來學”,最終被封成“亞圣”。孟子的言行,主要收錄在其弟子編輯的《孟子》一書中。4、王叔和王叔和(201-280年),名熙,字叔和,高平(今鄒城市)人。魏晉時期著名的醫學家,脈學創始人。三國曹魏時,王叔和任太醫令,主持朝內醫政,并直接為皇帝治病。他任太醫令后,致力于醫學典籍的整理工作,他把張仲景的《傷寒雜病論》遺稿整理、編次、校訂、補充,去蕪存精,并補入《辯脈》、《平脈》、《傷寒例》三篇內容,析為《傷寒論》與《金匱要略》兩書,從而使這一名著得以流傳下來。王叔和是脈學創始人,他寫的《脈經》是我國醫學史上第一部脈學專著,該書共10卷,10萬多字,吸取了扁鵲、淳于意、張仲景等前人的脈診理論與學說,加上他本人長期的臨床經驗,首次對脈學理論作了較系統、全面的論述,奠定了脈學的基礎。王叔和還撰有《脈訣》、《脈賦》、《張仲景藥方》等書。壟斷的局面,他首創私人辦學,不論身份高低貴賤,廣收門徒,公開提出“有教無類”的口號,盡可能讓各階層人士有了受教育的機會。在教學上,他因材施教,因人而講,十分重視學習與思考、學習與復習的辯證關系。他培養了3000多學生,優秀的72人,被后世稱為72賢人。正是由于孔門弟子的發揚廣大,從而使孔子的思想和人格不僅影響了當世,同時又能流傳于后世。而且,這些弟子們又以“人能弘道”的精神,精進不已,繼承和傳播了孔子學說,也使他們自身成為早期儒學乃至整個儒學發展史上不可或缺的一環。孔子的另一偉大成就是在晚年做了大量古代文化典籍的整理編訂工作,他整理編訂了《詩經》和《尚書》,他還根據魯國的歷史編成了我國第一部編年體史書《春秋》。他的主要言行都收錄在由其弟子或再傳弟子編輯的《論語》一書中。3、孟子孟子(前372-前298年),名軻,字子輿,戰國時期鄒國(今鄒城市東南馬鞍山下鳧村)人,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孟子早年喪父,家境貧寒,然而,他卻得到了母親良好的教育。相傳,孟子年幼時,由于周圍環境不利于學習,孟子的母親三次搬家,終于選擇了學校附近,讓孟子安心讀書。“孟母斷機教子”更是千古佳話。孟子是孔子的孫子子思的再傳弟子,他刻苦學習,十分推崇孔子,他把繼承孔子的事業作為自己最大的志愿,同時他又發揚廣大了孔子的思想和學說。“仁”是儒家思想內核,孟子更重視仁義,更加重視人民的生存權利。孟子認為人民的力量不可輕視,提出“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的觀點,提倡減輕賦稅,實行仁政。為了宣傳自己的政治主張,他長期從事私人講學,并帶著弟子周游列國。由于孟子對儒學的發展作出了突出貢獻,他被后世頌揚為“繼往圣”、“開來學”,最終被封成“亞圣”。孟子的言行,主要收錄在其弟子編輯的《孟子》一書中。4、王叔和王叔和(201-280年),名熙,字叔和,高平(今鄒城市)人。魏晉時期著名的醫學家,脈學創始人。三國曹魏時,王叔和任太醫令,主持朝內醫政,并直接為皇帝治病。他任太醫令后,致力于醫學典籍的整理工作,他把張仲景的《傷寒雜病論》遺稿整理、編次、校訂、補充,去蕪存精,并補入《辯脈》、《平脈》、《傷寒例》三篇內容,析為《傷寒論》與《金匱要略》兩書,從而使這一名著得以流傳下來。王叔和是脈學創始人,他寫的《脈經》是我國醫學史上第一部脈學專著,該書共10卷,10萬多字,吸取了扁鵲、淳于意、張仲景等前人的脈診理論與學說,加上他本人長期的臨床經驗,首次對脈學理論作了較系統、全面的論述,奠定了脈學的基礎。王叔和還撰有《脈訣》、《脈賦》、《張仲景藥方》等書。
    匿名用戶 | 2017-05-23 08:28

相關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