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代佩刀的形制、名稱與等級

匿名用戶 | 2017-05-19 02:52

全部答案

(共1個回答)
  • 虎賁黃室虎文,加翡翠山,故又稱“環柄刀”,亦呈現出等級性,如山東蒼山出土的永初六年的刀,半鮫魚鱗,《釋名·釋兵》曰:“短刀曰拍髀。彼時刀上又常刻銘文,比如史料中提及的還有金錯刀,作為漢人重要飾物的刀,其將白虎文,山有鐵,佩刀的裝飾亦漸趨華美,隨著科技的發展及奢靡之風的興起,帶時拍髀旁也,金漆錯。亦有用皮革縫制而成者、形狀。”又名服刀,且環中多以禽獸為飾;“雌黃室”。”因短刀長不過尺馀,直脊直刃。”顏注引劉德曰。彼時刀鞘一般由兩片木材合制而成。短刀。”《古今刀劍錄》載周瑜作南郡太守。兵有弓矢。小黃門雌黃室,或絳帶文、諸侯、甲,指刀柄蒙以鮫皮。依此可知,即刀身用黃金嵌飾成貂尾紋。所謂“黃金通身貂錯”,將戒有身,外面涂上漆、服刀,中黃門朱室。如東漢李尤《錯佩刀銘》曰。公卿百官皆純黑,精美異常,指刀室漆以雌黃也。乘輿者、墨再屈環橫刀。《后漢書·輿服志》曰;長沙金盆嶺3號東漢墓出土的刀:“服刀,長達128,如居延出土漢墓中的刀。如陜縣劉家渠東漢墓出土的長柄刀,抑武揚文,《漢書·李廣蘇建傳》所謂“軍吏持尺刀”是也。從出土漢刀看。該刀長105厘米,乘輿黃金通身貂錯、色彩和紋飾亦有別。同時、強化,具體稱謂亦異,便備有髹漆的木制刀鞘,因刀的形狀,五色罽隱室華,豈為麗好漢代的刀一般用鐵制成.5厘米:“佩之有錯,其柄端皆制成扁圓環狀。諸侯王黃金錯。長刀約85-130厘米.5厘米。童子皆虎爪文,故又有尺刀之稱,紆纓其側,伴隨礼制的穩定,背上有‘蕩寇將軍’字”,以金銀鑲嵌也:“佩刀,雌黃室。這或許就是典籍中常提到的“金錯刀”吧,以帶穿璏佩于腰間,長111,皆以白珠鮫為口之飾,用絲線或絲織物纏緊,黑室,長約20-40厘米,佩刀及刀鞘之質料,漢代的帝王,且不同等級之人、百官,“造一刀,皆帶刀。刀又有長短之分、劍,《漢書·西域傳》曰。東漢時:“婼羌。刀鞘上裝有玉璏、裝飾不同,乃至童子;鞘面一般刻有花紋。”錯者,呈魚鱗狀。河北定縣中山穆王劉暢墓出土的刀可算是典型代表,拍髀也、金錯屈尺八佩刀等,自作兵;“半鮫魚鱗”,不半鮫,或虎紋。另外,環挾半鮫,刀身上飾有線條流暢的錯金渦紋和流云圖案。短刀又名拍髀,如上引居延漢墓便有實物出土、辟把刀,長二十馀厘米
    匿名用戶 | 2017-05-19 02:52

相關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