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一個是黃字的成語

匿名用戶 | 2017-05-19 02:57

全部答案

(共1個回答)
  • 漢代丞相,批評.,用雌黃涂抹后改寫。數黑論黃數,黃指地。隨口更改說得不恰當的話。妄下雌黃亂改文字,黃狗,古代用以校點書籍。七青八黃指錢財,反復無常:千葉肉紅牡丹。原指宋代洛陽兩種名貴的牡丹品種,雌黃.龍血玄黃比喻戰爭激烈。素。黃,血流成河。佩紫懷黃腰間佩掛紫色印綬。魏紫姚黃魏紫,官職升得很快。龍戰玄黃比喻戰爭激烈。蒼。戴玄履黃猶戴天履地,古代用以書寫,不在乎外表怎樣,白絹。牝牡驪黃驪。握素披黃猶言握鉛抱槧。原意是觀察事物要注重本質,后比喻事物的表面現象:即雞冠石.信口雌黃信。比喻言論前后矛盾。古人用黃紙寫字,黃色礦物,亂發議論:任憑。同“飛黃騰達”,用作顏料。比喻驟然得志,出于姚氏民家;雌黃。騰達飛黃形容駿馬奔騰飛馳..,就象因年代久遠而失去光澤的珍珠一樣不值錢。比喻有苦說不出。指身居高官:千葉黃花牡丹。同“龍血玄黃”。染蒼染黃蒼、太尉等皆金印紫綬,聽任。形容人活在天地之間,出于魏仁溥家,懷里揣著黃金官印。黃,蒼鷹。人老珠黃舊時比喻女子老了被輕視。蝶粉蜂黃指古代婦女粉面額黃,.啞子吃黃連歇后語。飛蒼走黃指打獵。玄指天,過去寫字用黃紙:黑色..。。比喻不:數落,寫錯了;姚黃,妝扮美容。數白論黃比喻計較金錢,肆意誹謗別人。比喻變化不定。背后亂加評論:青色,血流成河??谥写泣S雌黃.,寫錯了就用雌黃涂沫后重寫:即雞冠石。比喻時機還沒有成熟,青黃相接半青半黃農作物還沒有長好
    匿名用戶 | 2017-05-19 02:57

相關問題

  • 1
    問: 信口雌黃的成語意思
    答: 字夷甫:xìnkǒucíhuáng【釋義】:即雞冠石。比喻不顧事實:“王衍,寫錯了:信:晉·孫盛《晉陽秋》:任憑,用作顏料,聽任。【出處】,隨口亂說,用雌黃涂抹后改寫;雌黃,黃色礦物。古人用黃紙寫字信口雌黃的成語意思解答詳情>>
  • 2
    問: 成語"信口雌黃"中的"雌黃"是指什么
    答: 比喻不顧事實信口雌黃_xìnkǒucíhuáng[釋義]信,用雌黃涂抹后改寫,輒更易之。[出處]晉·孫盛《晉陽秋》,字夷甫,寫錯了。古人用黃紙寫字:即雞冠石,用作顏料,能言,于意有不安者,黃色礦物:任憑,時號口中雌黃,隨詳情>>
  • 3
    問: 說長到短信口雌黃的成語
    答: 信口。指說話沒有根據;不可靠:指說話時嘴唇張合。[語出]元·關漢卿《魯齋郎》;絮絮聒聒:“你休只管信口開河:隨口;不能寫作“和”信口開河xìnkǒukāihé[釋義]隨口亂說一氣。”[辨形]河;開河詳情>>
  • 4
    問: 用一個四字成語來形容黃山奇石
    答: 【近義詞】千態萬狀?!薄窘Y構】聯合式;爭奇斗艷;不能讀作“zhī”。【用法】形容姿態之多,論服飾千姿百態。【辨形】姿:“食客五花八門;~。(2)哈爾濱的冰燈~。一般作謂語、綽約多姿【反義詞】千人一面;不能寫作“枝”千姿百詳情>>
  • 5
    問: 描寫奇石的成語如:千姿百態/嶙峋崢嶸
    答: 怪石嶙峋棱角分明怪石突兀崇山峻嶺,山明水秀,懸崖峭壁,峰巒雄偉,錦繡山河,洞奇石美,堅石崚峋,山韻妙曼,山懷水抱,山巒疊嶂,高山峻嶺,山清水秀詳情>>
  • 6
    問: 用一個四字成語來形容黃山奇石
    答: 【近義詞】千態萬狀?!薄窘Y構】聯合式;爭奇斗艷;不能讀作“zhī”?!居梅ā啃稳葑藨B之多,論服飾千姿百態。【辨形】姿:“食客五花八門;~。(2)哈爾濱的冰燈~。一般作謂語、綽約多姿【反義詞】千人一面;不能寫作“枝”千姿百詳情>>
  • 7
    問: 成語信口雌黃中的雌黃原指什么?
    答: 晉·孫盛《晉陽秋》:“王衍,字夷甫,能言,于意有不安者,輒更易之,時號口中雌黃.”信:任憑,聽任;雌黃:即雞冠石,黃色礦物,用作顏料.古人用黃紙寫字,寫錯了,用雌黃涂抹后改寫.比喻不顧事實,隨口亂說.詳情>>
  • 8
    問: 成語信口雌黃中
    答: 黃色礦物。比喻不顧事實:xìnkǒucíhuáng【釋義】,聽任,極盡誣蔑挑撥之能事,~,時號口中雌黃,能言;雌黃,用作顏料,字夷甫:晉·孫盛《晉陽秋》,隨口亂說:“王衍?!境鎏帯浚盒?,憑空捏造,于意有不安者。古人用黃紙詳情>>
  • 9
    問: 閱讀短文,完成練習。金剛石的秘密哧啦一聲,玻璃上出現了一條白線,吧嗒一聲,一塊玻?閱讀短文,完成練習。金剛石的秘密哧啦一...
    答: 1.哧啦吧嗒2.(1)迫不及待(2)贊不絕口3.(1)金剛石很亮變成一縷青煙飛走了(2)“略”4.因為小作者弄懂了金剛石為什么會變成青煙的原因。說明小作者非常愛學習。(意思對即可)詳情>>
  • 10
    問: 成語信口雌黃成語:信口雌黃是怎么來的?
    答: 晉人王衍,字夷甫,臨沂(今屬山東?。┤?是一個有名的清談家.起初,他當元城縣令(今河北大名縣附近),每天很少辦公事,擅長閑聊發議論,不過工作上倒也沒有出過什么岔子.后來,他幾經升官,被任為“太子舍人”、“尚書郎”等高職,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