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名山和古代名樓有那些?

匿名用戶 | 2017-05-19 05:01

全部答案

(共1個回答)
  • 中國十大名山:山東泰山、安徽黃山、陜西華山、江西廬山、山西五臺山、四川峨眉山、西藏珠穆朗瑪峰、臺灣玉山、吉林長白山、福建武夷山。1、山東泰山泰山,世界文化遺產和世界自然遺產,世界地質公園,中國AAAAA級旅游景區,首批全國文明風景旅游區示范點,位于山東省泰安市中部。主峰玉皇頂海拔1545米,氣勢雄偉磅礴,享有“五岳之首”、“天下第一山”的稱號。2、安徽黃山黃山,中國5A級旅游景區、國家級風景名勝區、首批全國文明風景旅游區示范點,是中國最美的、令人震撼的十大名山之一,在“中華十大名山”排名中居第四位,位于安徽省南部黃山市境內(景區由市直轄),是安徽旅游的標志。黃山原名黟山,因峰巖青黑,遙望蒼黛而名。后因傳說軒轅黃帝曾在此煉丹,故改名為“黃山”。明朝旅行家徐霞客登臨黃山時,曾對黃山的秀麗這樣贊嘆:“薄海內外,無如徽之黃山。”后被當地人引申為“五岳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岳”。3、陜西華山華山(MountHua)古稱“西岳”,為中國著名的五岳之一。華山位于陜西省渭南市華陰市,在西安市以東120公里處。南接秦嶺,北瞰黃渭,扼守著大西北進出中原的門戶。4、江西廬山廬山,世界文化遺產,世界地質公園,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國家AAAAA級旅游景區,首批全國文明風景旅游區示范點。廬山位于江西省九江市,山體呈橢圓形,典型的地壘式塊段山,長約25公里,寬約10公里,綿延的90余座山峰,猶如九疊屏風,屏蔽著江西的北大門。以雄、奇、險、秀聞名于世,素有“匡廬奇秀甲天下”之美譽,與雞公山、北戴河、莫干山并稱四大避暑勝地。巍峨挺拔的青峰秀巒、噴雪鳴雷的銀泉飛瀑、瞬息萬變的云海奇觀、俊奇巧秀的園林建筑,一展廬山的無窮魅力。廬山尤以盛夏如春的涼爽氣候為中外游客所向往,是久負盛名的風景名勝區和避暑游覽勝地。歷代題詩極多,一句不識廬山真面目,李白《望廬山瀑布》尤為著名。5、山西五臺山五臺山(MountWutai)位于位于山西省東北部,隸屬忻州市五臺縣,西南距省會太原市230公里,與浙江普陀山、四川峨眉山、安徽九華山、共稱“中國佛教四大名山”,位列中國佛教四大名山之首。五臺山與尼泊爾藍毗尼花園、印度鹿野苑、菩提伽耶、拘尸那迦并稱為世界五大佛教圣地。6、四川峨眉山世界文化與自然遺產,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國家AAAAA級旅游景區。位于四川省樂山市峨眉山市境內,景區面積154平方公里,最高峰萬佛頂海拔3099米。地勢陡峭,風景秀麗,有“秀甲天下”之美譽。氣候多樣,植被豐富,共有3000多種植物,其中包括世界上稀有的樹種。山路沿途有較多猴群,常結隊向游人討食,為峨眉一大特色。峨眉山是中國四大佛教名山之一,作為普賢菩薩的道場,主要崇奉普賢大士,有寺廟約26座,重要的有八大寺廟,佛事頻繁。1996年12月6日,峨眉山—樂山大佛作為世界文化與自然雙重遺產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遺產名錄。7、珠穆朗瑪峰珠穆朗瑪峰(Qomolangma)簡稱珠峰,又意譯作圣母峰,尼泊爾稱為薩加馬塔峰,也叫“埃非勒斯峰”(Everest),藏語的“珠穆朗瑪”意為“第三女神”。該峰位于中華人民共和國和尼泊爾交界的喜馬拉雅山脈之上,終年積雪。8、臺灣玉山玉山(YushanMountains),山名,位于中國臺灣省中部。北起三貂角,南接屏東平原(臺灣南部的屏東縣周圍),長約300公里。主峰玉山位于北回歸線以北2.3公里,海拔3997米,不僅為臺灣島最高山峰,也為中國東部最高峰。山地多森林,目前仍有原始森林分布,材用、藥用和化工用植物資源豐富。9、吉林長白山中國東北著名山地,自古以來就是中國的神圣領土。是東北亞名山,松花江、圖們江和鴨綠江發源地。資深游客有“上山下川”的說法,這個山就是長白山,川就是和長白山同處于東北亞區域的長吉圖開發開放先導區的美麗沿海城市-----中國唯一瀕臨日本海的沿海城市---吉林省琿春市的防川景區。位于東北地區東部,中國吉林省東部。中國境內的白頭峰海拔2691米,由粗面巖組成,夏季白巖裸露,冬季白雪皚皚,終年常白,系多次火山噴發而成。長白山為松花江、圖們江、鴨綠江的發源地。森林茂密、垂直分布明顯。是中國重要的林區。因主峰長白山頂多白色浮石和積雪故名。滿語稱果勒敏·珊延·阿林。《山海經》稱不咸山,北魏稱徒太山,唐稱太白山,金始有長白山之稱。一般有廣義長白山和狹義長白山之分。10、福建武夷山武夷山是世界文化與自然遺產雙重遺產地、國家5A級旅游景區、全國文明風景旅游區示范點、國家生態旅游示范區、首批國家級風景名勝區、首批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國家水利風景區、中華十大名山之一、世界生物圈保護區、全球生物多樣性保護區于一體的風景名勝區,地處中國福建省的西北部武夷山市,位于福建與江西的交界處。總面積999.75平方公里,是中國著名的風景旅游區和避暑勝地。根據區內資源的不同特征,將全區劃分為西部生物多樣性、中部九曲溪生態、東部自然與文化景觀以及城村閩越王城遺址等4個保護區。中國十大文化名樓:湖南岳陽岳陽樓、湖北武漢黃鶴樓、江西南昌滕王閣、山西永濟鸛雀樓、云南昆明大觀樓、陜西西安鐘鼓樓、山東煙臺蓬萊閣、江蘇南京閱江樓、湖南長沙天心閣、浙江寧波天一閣。1、岳陽樓岳陽樓位于湖南省岳陽市古城西門城墻之上,下瞰洞庭,前望君山,自古有“洞庭天下水,岳陽天下樓”之美譽,與湖北武昌黃鶴樓、江西南昌滕王閣并稱為“江南三大名樓”。2、黃鶴樓黃鶴樓位于湖北省武漢市武昌。江南三大名樓之一,國家旅游勝地四十佳。素有“天下江山第一樓”之美譽。“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余黃鶴樓。黃鶴一去不復返,白云千載空悠悠。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唐朝詩人崔顥。3、滕王閣滕王閣位于江西省南昌市的贛江畔,是江南三大名樓之首。初唐四杰之一,王勃的《滕王閣序》膾炙人口:“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4、鸛雀樓鸛雀樓,又名鸛鵲樓,故址位于山西省永濟市蒲州城郊黃河岸畔,該樓始建于北周(公元557-581年),由北周大將軍宇文護鎮河外之地,筑為層樓.由于樓體壯觀,結構奇特,加之區位優越,前瞻中條,下瞰大河,氣勢雄偉,風景秀麗,唐宋之際即為河東勝概,唐代文人雅士留詩者甚多."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即是唐代著名詩人王之渙登樓賞景,放歌抒懷,留下的千古絕唱。5、大觀樓大觀樓,位于云南昆明市近華浦南面,三重檐琉璃戧角木結構建筑。清康熙三十五年(1696年)始建二層樓宇。乾隆年間,孫髯翁為其撰寫長聯,由名士陸樹堂書寫刊刻,大觀樓因長聯而成中國名樓。道光八年(1828)修葺大觀樓,增建為三層。咸豐三年(1853)咸豐帝題“拔浪千層”匾,咸豐七年(1857)長聯與樓毀于兵燹。同治五年(1866)重建,復遭大水,光緒九年(1883)再修。光緒十四年(1888)趙藩重以楷書刊刻長聯。大觀樓1983年被公布為云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13年被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第七批)。6、鐘鼓樓西安鐘鼓樓是西安鐘樓和西安鼓樓的合稱,位于西安市中心,是凝聚了古代漢族勞動人民智慧與力量結晶的標志性建筑物,與兩座明代建筑遙相呼應,蔚為壯觀。西安鐘樓始建于明洪武十七年(公元1384年),原建于今西大街北廣濟街東側,明萬歷十年(公元1582年)移于現址。鐘樓是一座重檐三滴水式四角攢尖頂的閣樓式建筑,面積1377.64平方米,建在用青磚、白灰砌成的方形基座上。基座下有高與寬均為6米的十字形券洞與東南西北四條大街相通。西安鼓樓始建于明洪武十三年(公元1380年),比鐘樓的建造時間稍早。鼓樓建于高大的長方形臺基之上,臺基下辟有高和寬均為6米的南北向券洞。7、蓬萊閣蓬萊閣是中國古代名樓之一,是凝聚著古代漢族勞動人民智慧和藝術結晶的古建群。素以“人間仙境”著稱于世,其“八仙過海”傳說和“海市蜃樓”奇觀享譽海內外。歷經風雨滄桑,如今已發展成為以蓬萊閣古建筑群為中軸,蓬萊水城和田橫山為兩翼,四種文化(神仙文化、精武文化、港口文化、海洋文化)為底蘊,山(丹崖山)、海(黃渤二海)、城(蓬萊水城)、閣(蓬萊閣)為格局,登州博物館、古船博物館、田橫山、合海亭及黃渤海分界坐標等20余處景點為點綴,融自然風光、歷史名勝、人文景觀、休閑娛樂于一體的風景名勝區和休閑度假勝地。8、閱江樓閱江樓位于江蘇省南京市城西北,瀕臨長江。景區內有閱江樓、玩咸亭、古炮臺、孫中山閱江處、五軍地道、古城墻等30余處歷史遺跡,是一個融人文景觀與自然景觀于一體的全國知名旅游勝地,為國家AAAA級旅游景區。9、天心閣天心閣,天心閣在長沙市中心地區東南角上,是長沙古城的一座城樓。為長沙重要名勝,也是長沙僅存的古城標志。具體方位為長沙市中心東南角、城南路與天心路交會之處的古城墻內。樓閣三層,建筑面積846平方米,碧瓦飛檐,朱梁畫棟,閣與古城墻及天心公園其它建筑巧妙融為一體。基址占著城區最高地勢,加之坐落在30多米高的城垣之上,近有妙高峰為伴。其名始見于明末俞儀《天心閣眺望》一詩中,至清乾隆年間重修天心閣,“極城南之盛概萃于斯閣”,盛名于世且成為文人墨客雅集吟詠之所。10、天一閣天一閣位于浙江寧波市區,是中國現存最早的私家藏書樓,也是亞洲現有最古老的圖書館和世界最早的三大家族圖書館之一。天一閣占地面積2.6萬平方米,建于明朝中期,由當時退隱的兵部右侍郎范欽主持建造。范欽最早的藏書樓名為“東明草堂”。辭官歸家之后,隨著藏書的增多,亟需興建新的藏書樓。范欽根據鄭玄所著《易經注》中的“天一生水……地六承之”之語,將新藏書樓命名為“天一閣”,并在建筑格局中采納“天一地六”的格局,樓外筑水池以防火,“以水制火”。同時,采用各種防蛀、驅蟲措施保護書籍。
    匿名用戶 | 2017-05-19 05:01

相關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