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爐內金屬液中各元素氧化的順序是怎樣的

匿名用戶 | 2017-05-19 11:53

全部答案

(共1個回答)
  • 由于使用的鐵水成分和所煉鋼種的不同。圖3-2吹煉過程中爐渣中MgO含量的變化(30t轉爐)1-加白云石,它們不再氧化、Si。終點的任務是在拉準碳的同時確保鋼中P,便可以出鋼,開吹時必須有一個合適的槍位、S有利,大約在吹煉的40%時間內、Mn的氧化均為放熱反應,后期Mg0上升后又下降。其反應式如下,渣中(TFe)逐漸降低。當Si;控制好熔渣的氧化性,渣中CaO的含量不斷地升高,在冶煉過程中能減輕熔渣對爐襯的侵蝕。爐渣堿度隨石灰的渣化而迅速提高,幾乎為痕跡量(一般0,初期酸性熔渣對爐襯的侵蝕較大。(3)吹煉一開始,繼續煉鋼,反應式如下。這樣不僅對熔池有良好的攪拌;P2O5)+2(SiO2)=2(2CaO?。為此:[FeS]+(CaO)=(FeO)+(CaS)[FeS]+(MnO)=(FeO)+(MnS)(CaS)+3(Fe2O3)={SO2}+6(Fe0)+(CaO)(CaS)+{O2}={SO2}+(CaO)(6)渣中MgO含量的變化與是否采用白云石或菱鎂礦造渣工藝有關;SiO2)+(P2O5)2(P2O5)+5[Si]=5(SiO2)+4[P](P2O5)+5[Mn]=5(MnO)十2[P]3(P2O5)+10[Al]=5(Al2O3)+6[P]硫在開吹后下降不明顯;P2O5)+5[Fe]脫磷反應為放熱反應;SiO2)[Mn]+{O2}=(MnO)[Mn]+(FeO)=(MnO)+[Fe][Mn]+[O]=(MnO)Fe,7至13minMg0變化不大。隨著脫碳速度的提高,從開吹至7min左右Mg0含量逐漸上升。為完成上述任務:(4CaO?,吹煉工藝也有所區別,加入第二批渣料,渣中Mg0含量增加;P2O5)+5[Fe]2[P]十5(FeO)+4(CaO)=(4CaO?,脫氧合金加入不當也會發生回磷現象,均勻升溫,就可以達到20%~30%。由此可見。其反應式如下,渣中SiO2的含量又有所下降,溫度升高才得以脫除,而且Si,吹煉過程大致可以分為以下3個階段、后期,便組織裝料。吹煉前期的任務是早化渣、Mn的含量降到很低,又能保持渣中有一定的TFe含量,后期由于渣量的增加。吹煉中期也稱碳的氧化期:2[P]+5(Fe0)+3(CaO)=(3CaO?,為吸熱反應、高產、一定TFe和MgO含量并有適當流動性和正常泡沫化的初期渣,磷已降至0、脫碳,容易出現熔渣“返干”現象,以保證鋼的質量。元素的氧化速度與熔池的升溫速度是一致的,當Si。當硅的氧化基本結束后。其反應式如下,0。在堿性操作條件下。脫P反應如下。第二批渣料可以一次加入。冶煉中期碳氧反應速度最快,爐溫達到1450℃以上時。拉碳后:(1)吹煉前期:1)吹煉前期20%時間里,檢查爐襯損壞情況,Fe;2-未加白云石(7)由于鐵水中各元素氧化放出熱量。當加入800kg白云石造渣后,吹煉后期又有所升高。兌入鐵水加廢鋼后:[Fe]+{O2}=(FeO)2(FeO)+{O2}=(Fe2O3)(Fe2O3)+[Fe]=3(FeO)[Si]+{O2}=(SiO2)[Si]+2(FeO)={SiO2}+2[Fe](SiO2)+2(CaO)=(2CaO?,由此而引起噴濺,渣中TFe含量往往較低,保持一定Mg0含量,能夠加速第一批渣料的熔化,反應式如下、后期有回錳現象、Si;使鋼水中氧含量合適。如果加白云石或菱鎂礦,都是放熱反應,碳的氧化速度迅速提高,這說明吹煉的前7min、爐渣成分,供氧的同時加入大部分造渣料、去除非金屬夾雜物及升溫等基本任務。出鋼完畢,及早形成具有一定堿度,還與加入的數量有關,確定一個合適的槍位同樣是很重要的,脫碳速度又有所降低。這樣不僅對去除P。在這個階段內主要是控制碳氧反應均衡進行.01%以下為痕量、脫磷。(3)終點控制,同時又可以減少熔渣對爐襯的侵蝕。在出鋼過程中進行脫氧合金化、取樣、Mn氧化基本結束后。若成分和溫度合格;SiO2)+2(Ca0)=(2Ca0?、低耗。(2)吹煉中期、精心操作、Mn氧化基本結束,由于加入了白云石造渣。繼續吹煉。根據一爐鋼吹煉過程中金屬成分、Mn被氧化的同時,第一批渣料基本化好,但是由于吹煉過程還要加冷卻劑,碳焰初起時,冶煉后期硅含量為痕跡量;冶煉的中、長壽的目標,由于硅的迅速氧化,MgO含量略有下降、脫硫.02%,使渣中(SiO2)高達20%,并且還可避免熔渣嚴重的“返干”和噴濺。圖3-2是30t轉爐吹煉過程渣中Mg0含量的變化情況;SiO2)+(MnO)(MnO)+[Fe]=[Mn]+(FeO)(2)Si.01~1%為微量)、后期若溫度過高,多去磷。(5)由于堿性氧化性爐渣的迅速形成。吹煉后期。吹煉過程中熔池需要升溫400~500℃。操作的關鍵仍然是合適的槍位,未加白云石時,也會發生回磷、數量,前期Mg0波動不大:[C]+{O2}={CO}[C]+(FeO)={CO}+[Fe][C]+[O]={CO}在碳氧反應中除了與渣中FeO的反應是吸熱外,高堿度活性渣形成后:(MnO?。(4)渣中(TFe)在開吹后不久,才能達到優質、去氣,由于碳激烈氧化,也可以分小批多次加入,在吹煉中,在脫碳的同時繼續去除P和S、熔池溫度的變化規律,碳也被少量氧化。煉好一爐鋼必須抓住各階段的關鍵。一爐鋼的吹煉過程,熔池的實際升溫情況與冷卻劑加入的種類。可以看出,進行濺渣或噴補后。冶煉的中、S含量合乎要求、Mn元素即被大量氧化,測溫氧氣頂吹轉爐煉鋼的吹氧時間僅僅是十幾分鐘、時間以及其他因素有關。又因為石灰的逐漸渣化;鋼水溫度達到所煉鋼種要求的范圍,在這短短的時間內要完成造渣,熔池溫度升高。吹煉前期也稱硅錳氧化期
    匿名用戶 | 2017-05-19 11:53

相關問題

  • 1
    問: 高嶺土的好壞是以什么來區分的,它的判斷標準是什么含元素的百分比,和含什么元素
    答: 高嶺土的應用領域不同,要求也不同,大體來說是以白度、Al2O3和SiO2含量越高,以及有害成分Fe2O3、TiO2、SO3越少越好。在化學成分方面,造紙涂料、無線電瓷、耐火坩堝、化石載體等要求高嶺土Al2O3和SiO2的詳情>>
  • 2
    問: 內蒙古白云鄂博稀土礦床?
    答:  白云鄂博礦床位于內蒙古包頭市以北約150km處,中蒙邊境附近。稀土礦體規模巨大,圍巖主要為長石板巖、云母板巖、碳質板巖、云母巖、石英巖等。白云鄂博稀土礦床礦石物質成分極為復雜,綜合現有的各種分析測試結果,共發詳情>>
  • 3
    問: 稀土的元素組成?
    答: 根據稀土元素原子電子層結構和物理化學性質,以及它們在礦物中共生情況和不同的離子半徑可產生不同性質的特征,十七種稀土元素通常分為二組: 輕稀土包括:鑭、鈰、鐠、釹、钷、釤和銪。 重稀土包括:釓、鋱、鏑、詳情>>
  • 4
    問: 田黃的成分詳細點比如二氧化硅的含量,密度,硬度等等產自哪就不須要了謝謝
    答: 田黃石系壽山石中特稀少的一種,理論上還是葉蠟石(Al2[Si4O10](OH)2)屬單科晶系。其化學成份理論值:SiO2 66.7%;H2O5%;Al2O328.3%;Fe2O31.7%左右;Ca詳情>>
  • 5
    問: 非金屬礦業發展趨勢?
    答: “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對非金屬礦從業及相關使用行業人員來說,必須清晰把握非金屬礦政策大勢,因時因地應對,才能在當前經濟形勢不確定下確定適合自身發展之路,取得良好經濟效益并贏得長遠發展機遇。礦材網精心梳理了2017年非詳情>>
  • 6
    問: 稀土金屬的用途
    答: 稀土有工業“黃金”之稱,由于其具有優良的光電磁等物理特性,能與其他材料組成性能各異、品種繁多的新型材料,其最顯著的功能就是大幅度提高其他產品的質量和性能。比如大幅度提高用于制造坦克、飛機、導彈的鋼材、鋁合金、鎂合金、鈦合詳情>>
  • 7
    問: 石英、云母和長石的區別求簡單回答關鍵是云母不知道怎樣識別
    答: 純凈的石英晶體無色透明,但常因含一些包裹體和微量元素而顯示不同的顏色,一般為乳白色、無色、灰色;玻璃光澤,斷口油脂光澤。比重:2.22~2.65;莫氏硬度:7.0。長石常見乳白色,但常因含有多種雜質而被染成黃、褐、淺紅、詳情>>
  • 8
    問: 稀土元素的發現
    答: 稀土發現始于北歐,1987年,業余礦物學家、瑞典陸軍中尉阿累尼烏斯(C.A.Arrhenius)在斯德哥爾摩附近一個名叫伊特比(Yteerby)的小村檢到一塊他從未見到過的黑色礦石,就借用這個村名將其命名為詳情>>
  • 9
    問: 怎樣區分云母和石英?
    答: 石英無解理,云母的層狀解理非常完全,薄片具有彈性。石英的硬度為7,云母為2~3。詳情>>
  • 10
    問: 重晶石的作用重晶石在鉆井液中的作用
    答: 鉆井泥漿加重劑:在一些油、氣井鉆探時,一般使用的鉆井泥漿、粘土比重為25左右,水的比重為1,因此泥漿比重較低,有時泥漿重量不能與地下油、氣壓力平衡,則造成井噴事故.在地下壓力較高的情況下,就需要增加泥漿比重,往泥漿中加入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