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進就礦找礦增儲上產,多方專家建議加大政策支持力度
2025-09-30 10:34 來源:第一財經 編輯:礦材網

針對多地存在的礦產資源勘查投入下滑、增儲壓力增大、資源約束趨緊、保障程度不高等問題,多方專家建議加大政策創新和支持力度,推動新建、改擴建一批大中型礦山,加快已建礦山達產達效,并開展停工停產礦山紓難解困行動,進一步釋放礦業市場潛力。

來自原國土資源部、中國地質科學院、福建省197地質大隊、北京京師律師事務所的多方專家今天(9月29日)在福建省泉州市開展永春縣及周邊縣域成礦調研。

中國老科技工作者協會自然資源分會會長、原國土資源部地質環境司司長關鳳峻在調研時表示,我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正處于轉變發展方式、優化經濟結構、轉換增長動力的關鍵時期,對能源資源安全保障和資源環境協調發展提出了更高要求。

關鳳峻說,礦產資源與能源資源是國民經濟的基石,是支撐國家戰略發展的基礎,礦業和能源產業是核心產業。當前,礦產資源需求處于上升期,礦產資源管理政策處于調整期,礦業開發和生態保護協調發展處于轉型期,同時,礦產資源開發還存在找礦創新力度不夠、找礦空間受限等一些短板和不足。

在福建省197地質大隊,總工程師、教授級高工戴定賢介紹,歷經數十年勘查,永春縣已發現和探明煤、鐵、高嶺土石灰石、鉛鋅等一批大中小型礦床。截至2024年,永春縣域內發現各類礦種28種。

以金屬礦為例,在永春縣長汀煤礦紅旗橋礦段開展深部補勘發現多個新類型的鉛鋅礦體。礦體走向達1000米、平均厚度3.0米,鉛+鋅平均品位6%左右,預測鉛鋅礦石資源量1350萬噸,鉛鋅金屬量67.5萬噸,可達到大型礦床規模。

9月29日,專家們在福建省197地質大隊隊史展覽館參觀。攝影/章軻

“預測該礦床成因類型的鉛鋅礦區(環景山火山機構區)有牛姆林(保護區)、紙坑、鉛坑等,這些地區有望找到中大型礦區。”戴定賢說,永春縣鉛鋅銀礦資源極為豐富,但地質勘查程度低。“勘查與開發永春鉛鋅礦資源是拉動永春經濟再次騰飛的關鍵”。

在調研現場,長汀煤礦有關人士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煤炭為該礦山原有的資源,2016年已做過資源儲量核實,核實后重新基建,至今未開采;鉛鋅銀礦和水泥用石灰巖礦是2019年生產勘探和煤礦改擴建時新發現的礦種。

新修訂的《礦產資源法》第二十三條規定,采礦權人在登記的開采區域內,享有開采有關礦產資源并獲得采出的礦產品的權利。礦業權人有權依法優先取得登記的勘查、開采區域內新發現的其他礦產資源的礦業權。

永春縣有關人士介紹,永春是福建省重點產煤縣之一,年產煤曾達220萬噸,曾為永春縣帶來近半的財政稅收。但一段時間以來,受環保等相關政策影響,導致永春縣煤炭開采企業基本關閉及停產,制約了當地經濟發展。

《永春縣礦產資源總體規劃(2021-2025年)》稱,前些年由于礦產資源勘查投入減少、煤炭去產能,礦山技改、基建等原因,導致新增礦產資源儲量、礦產資源開采總量等多項指標與目標有較大差距。

9月29日,專家們在長汀煤礦礦區考察調研。攝影/章軻

去年以來,自然資源部、福建省自然資源廳等陸續出臺有關文件,明確提出“長期停工停產礦山復工復產、就礦找礦”“完善礦產資源規劃實施管理”,并支持能源資源基地和國家規劃礦區內戰略性礦產勘查開采。支持大型礦產資源企業發揮領軍作用,整合資源勘查開采,推動新建、改擴建一批大中型礦山,加快在建礦山達產達效,構建以大中型礦山為主體的開發格局。

多位專家表示,當前,永春縣正圍繞“生態之都、文化之旅、康養之地、智造之谷”的發展目標,做強香、醋、瓷三大百億特色產業,加快鋅合金產業園和新材料產業集中區建設等,但目前既能滿足礦業權設置相關政策要求,又具有一定成礦地質條件的區塊十分有限,需千方百計加大礦產資源勘查力度,保持開采總量與經濟發展水平和社會需求相適應。

參加調研的中國地質礦產經濟學會資源與規劃專業委員會副主任曹旭升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根據新《礦產資源法》,應當規劃先行、綜合勘查、綜合開發,建議永春縣將鉛鋅礦的綜合勘查和開發列入當地“十五五”礦產資源規劃,同時,積極推進礦山復工復產,助力鄉村振興和縣域經濟高質量可持續發展。

“下一步,將在原有礦山深部及外圍開展就礦找礦,擴邊增儲,礦區中大部分礦山僅探明淺部礦產資源,深部還有很大的找礦空間。”戴定賢說。


上一篇:盜竊數千塊共享電單車電池,男子獲刑14年

下一篇:“富礦精開”:一場資源與創新的雙向奔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