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銅價漲幅雖遜色于其他有色金屬,但累計漲幅不小。特別是倫敦金屬交易所(LME)銅價,8月份累計漲幅近7%,悄然逼近7000美元/噸。而從供需基本面來看,銅價的支撐因素依然存在,預計將延續強勢格局。
2017~2019年,全球新增銅礦山供應不多。2017年,中小礦山的增產總量大約為20.8萬噸左右。而2018年中小礦企預計增量為28.5萬噸;2019年預期新增投產24.5萬噸。因此,精煉銅總供應實際上主要取決于銅精礦的供應量;另外,因為供應增速較低,如果全球銅需求保持溫和增長,則精煉銅供應緊張格局將持續。2016年底以來,銅價大幅度上漲,未來潛在投資十分龐大,主要集中分布在秘魯、智利等國家,其中秘魯潛在投資產能將高達350萬噸,智利大約295萬噸,加上厄瓜多爾100萬噸,以及其他國家的潛在投資產能,整體全球潛在的產能增量可以高達近800萬噸,但是因為銅礦建設周期較強,即便立即投資,預計產能高峰至少也要等到2022年之后,因此,1~2年內,還不需擔憂銅供過于求。
CSPT設定的三季度加工費底線為86美元/噸和8.6美分/磅,但是,自設定加工費底線以來,現貨市場加工費持續徘徊在79美元~85美元/噸、7.9美分~8.5美分/磅,持續低于冶煉企業設定的加工費采購底線,限制冶煉企業從現貨市場采購銅精礦,進而限制精煉銅產量。而隨著四季度的臨近,中國精煉銅產能可能繼續投放,而銅精礦供應彈性則比較小,這會進一步的加劇銅礦供應和冶煉產能之間的矛盾。另外,四季度也面臨年度加工費談判,冶煉企業和礦山之間博弈將比較激烈,無論是冶煉企業減少現貨銅礦采購還是礦山縮減銅礦出售,均不利于精煉銅產量的釋放。
另外,當前現貨市場加工費已經逼近冶煉企業的冶煉盈虧平衡線,若是四季度再度有冶煉產能投放,或使得加工費跌破冶煉企業整體盈虧平衡線,最終會使得冶煉產量被迫下降。因此,未來一個季度,精煉銅供應受到限制。
筆者對“十三五”銅需求估算,2017年,中國精煉銅需求增量約為30萬噸,而8月份跟蹤的情況顯示,國家電網主要精力基本不變,依然在消納可再生能源、擴大電能替代領域,對銅需求拉動有限。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進入四季度之后,對消費季節性旺季有一定的促進作用,主要是當前整個產業鏈庫存均比較低。而美國總統特朗普基建計劃對銅需求的關鍵在于電網能否被改造,即便實施,因為整個周期拖得比較長,供應有足夠的時間實現匹配。
8月份,倫敦金屬交易所(LME)庫存降低6.9萬噸,COMEX庫存增加1.1萬噸,上海期貨交易所庫存增加0.5萬噸,全球庫存8月份凈減少5.3萬噸。因為精煉銅總供應彈性越來越低,筆者認為,銅庫存整體進入下降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