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6日,藏東南至粵港澳大灣區±800千伏特高壓直流輸電工程(簡稱“藏粵直流工程”)建設動員大會召開,標志著目前世界上輸電能力最強、技術水平最先進、投資規模最大的柔性直流輸電工程啟動建設。
藏粵直流工程總投資約532億元,配套“水風光一體化”電源基地投資超過1500億元,可有力帶動一系列上下游裝備、施工產業增長,高峰期預計將帶動直接就業10萬余人。
藏粵直流工程是中國南方電網有限責任公司和國家電網有限公司繼三峽-廣東直流工程、閩粵聯網工程投產后,再次合作建設的跨經營區清潔能源送電工程,由兩網聯合成立的廣東藏粵直流電力運營有限公司負責投資建設運營。
藏粵直流工程2025年6月獲得國家發展改革委核準。工程輸電線路全長約2681公里,自西向東跨越西藏、云南、廣西、廣東四省區,額定輸電容量1000萬千瓦。該工程2029年全面投運后,藏東南清潔能源基地每年可向粵港澳大灣區負荷中心輸送超430億千瓦時電能,約為三峽電站年發電量的一半,且100%為清潔能源,可替代標煤消耗約1200萬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約3300萬噸。
西藏水能、風能、太陽能等清潔能源豐富,而廣東作為我國經濟大省,用電量常年穩居全國第一,用電需求旺盛,需要更大規模引入外省電力保障能源安全、支撐經濟高質量發展。
藏粵直流工程依托西藏玉曲河、察隅曲、克勞龍河等流域“水風光一體化”清潔能源基地,在送端西藏昌都、林芝及受端廣東廣州、深圳共建設四座±800千伏特高壓換流站。送端兩個換流站共匯集超過2000萬千瓦清潔能源,受端兩個換流站分散落點兩大負荷中心,為“再造一個新廣東”提供堅強的綠色低碳能源保障,進一步推動全國能源資源優化布局跨入“全國一盤棋”新階段。
藏粵直流是西藏清潔電力送出的首條多端特高壓柔性直流工程,面臨4300米超高海拔直流輸電新技術研發與成套新裝備研制、2000萬千瓦級新能源并入弱電網與直流送出核心技術攻關等世界級挑戰。
“依托藏粵直流工程,我國將全面攻克電網薄弱地區、高海拔地區、千萬千瓦級新能源基地安全并網、遠距離送出和安全消納的世界級技術難題。”中國南方電網有限責任公司工程建設部副總經理、廣東藏粵直流電力運營有限公司董事長董言樂表示,將通過自主研制適用于超高海拔工程的大功率半導體器件、大容量換流閥、能量自平衡換流閥、多端柔性直流控制保護、換流變壓器、套管等全套特高壓核心裝備,帶動產業鏈上下游企業協同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