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油氣實現火山巖氣藏儲量效益雙突破
2025-09-23 09:13 來源:中國石化報 編輯:礦材網

近日,東北油氣分公司聚寶山區塊火山巖氣藏評價井均實現有效產出,標志著這個面積僅78平方公里的新區塊成為東北油氣的增儲上產新陣地。

今年以來,東北油氣深入實施天然氣優先發展戰略,在全力保持老區穩產的同時,全面加快新區產建步伐,創新地質理論、優化工程工藝、精細開發方案,截至9月20日,累計落實火山巖油氣儲量逾100億立方米。在火山巖氣藏勘探開發這個“小眾賽道”上,東北油氣以技術創新實現儲量與產能的雙重突破。

理論創新:從“朦朧認知”到“精準刻畫”

“我們對聚寶山區塊地下構造的認識,是在不斷創新中從一片朦朧變得清晰可見。”該公司副總工程師任憲軍介紹道。聚寶山區塊氣藏類型多為火山巖氣藏,這類油氣藏成因復雜、分布特殊,勘探開發沒有成熟經驗可借鑒。

為揭開地下“密碼”、提高地震資料的解釋精準度,該公司高效開發項目部牽頭,匯聚地質、工程等專業,開展地質工程一體化攻關。他們打破常規,結合構造導向濾波、AI斷裂識別、地震屬性等多維度手段,建立多錐火山地質噴發模型,將地質定位誤差縮小到米級,為儲層精細刻畫打下堅實基礎。

面對聚寶山工區斷層發育復雜、識別困難的難題,他們堅持“多條腿走路”,創新形成多學科融合驗證的“點—線—面—體”火山巖氣藏勘探開發技術體系,建立精確的三維地質模型,實現地質構造刻畫精、地質儲層識別準、優勢相帶條理清、實鉆驗證效果好。新井平均氣層吻合率91.5%,區塊井位部署準確率大幅提高。

技術迭代:高寒地帶的“鉆井加速度”

“地質認識是精準部署的前提,優質高效鉆完井是產能建設的關鍵。”該公司首席工程專家劉彥學說。聚寶山工區地處高寒地帶,有效施工時間僅為其他油田的70%左右。

為破解時間緊、成本高、風險大的高寒地帶施工難題,鉆井團隊持續推進鉆井工程工藝攻關。通過優化井身軌跡、鉆井液性能、防漏堵漏配方等“一趟鉆”提速配套技術,全力推動鉆井提速,有效節約鉆井時間和成本,推動單井產能快速增長。“以前打一口井可能要分好幾段、好幾趟工序慢慢鉆,現在用‘一趟鉆’技術,打起井來就像汽車開上了高速公路,區域鉆井周期明顯縮短。”高效開發項目部副經理穆國臣說。

針對火山巖油氣藏儲層孔隙結構復雜、裂縫發育不均的特點,他們采用“一井一策”定制化壓裂方案,形成火山巖差異化裂縫耦合壓裂技術,對裂縫發育少的區域加大壓力撐開新裂縫,對已有裂縫的區域則通過注入特殊支撐劑優化連通性,有效支撐地下空間體積增長22.6%,讓原本藏在地層深處的油氣有了更寬敞的“高速通道”,大幅提升油氣開采效率。

評價優化:效益開發的“雙軌密碼”

“井不光要打得快,還要建得好。”劉彥學說。作為評價油氣田產能建設質量與可持續性的重要指標之一,效益開發水平直接決定著資源開發的經濟性與長遠價值。

東北油氣將提高單井預估最終采收量和降低單井投資作為聚寶山區塊效益開發的關鍵,建立“技術優化做加法+成本管控做減法”雙軌機制,圍繞地質研究、工程施工、儲層改造開展全鏈條技術優化。利用三維地質模型精準定位鉆井軌跡,讓每一米進尺都布設在優質儲層段,有效提高投入產出比。深化設備集中采購,采用框架為主、詢價為輔、集中招標、統一采購的采購方式,推動采購成本降低15%。

精準投入、高效產出的開發模式下,滾動評價井成功率達100%,單井成本下降的同時平均產能提升46.7%,10億立方米產能投資較同類區塊節約明顯,實現降本增效與產能提升的雙贏,推動聚寶山區塊從地質藍圖變為實實在在的“能源寶庫”。


上一篇:四部門發布!能源裝備迎利好

下一篇:3D打印輕質燃料電池問世,首次達到航空航天應用所需的比功率指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