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8日,哈爾濱新光光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688011.SH,下稱“新光光電”)發布公告,公司近日收到嵩縣監察委員會簽發的關于對公司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董事長、總經理康為民的《立案通知書》和《留置通知書》,康為民被實施留置措施。
公告稱,公司隨即舉行董事會臨時會議,在康為民留置期間,由副董事長王玉偉代為履行公司董事長及法定代表人職責,以及代為履行公司董事會相關委員會成員的職責,由副總經理曲波代為履行總經理職責。公告強調,公司控制權未發生變化,董事會運作正常,生產經營秩序正常。
新光光電成立于2007年,是東北地區首家科創板上市公司。該公司管理總部位于哈爾濱,在北京、深圳、惠州、武漢、西安、洛陽、南京設有分子公司和研發機構,專注于為武器系統研制提供光學制導、光學目標與場景仿真、光電專用測試以及激光對抗等方向的高精尖組件、裝置、系統和解決方案。
針對康為民被留置對上市公司經營的影響,9月28日,時代周報記者致電新光光電,相關工作人員表示,目前公司經營完全沒有受到影響。
哈工大光學世家
新光光電的發展歷程與康為民父子經歷密切交織。
康為民出生于光學世家,現年59歲。他的父親康松高,是哈工大“八百壯士”之一,曾參與創建哈工大光學專業。哈爾濱工業大學新聞網顯示,1990年,褚載祥、康松高、戴景民等人研制出我國第一臺標準硅光電高溫計,并在上海通過航空航天工業部主持的鑒定。
延續父輩的科研路徑,康為民1986年考入哈爾濱工業大學應用物理系,畢業后留校從事光學研究與教學。1994年6月至2001年8月,他擔任哈爾濱工業大學自動化儀表與控制研究所副研究員,主要從事輻射測溫的輔助研究工作;2001年9月到2018年1月,任哈爾濱工業大學目標仿真與測試技術研究所所長,主要負責研究所的管理及研究所項目的組織和論證工作。
創立新光光電后,康為民帶領技術團隊,在康松高提出的光學相差理論研究成果基礎上,提出基于像方掃描原理的光學成像制導新技術等多項核心技術,并實現了工程化應用。
2020年,康為民將其持有的582萬股新光光電股份捐贈給哈工大教育發展基金會,并建立以父親康松高名字命名的系列獎勵基金。
2025年7月24日,新光光電公告稱,公司股東哈工大教育發展基金會因業務需要,計劃15個交易日后的3個月內,通過集中競價和大宗交易方式,合計減持公司股份不超300萬股,減持比例不超過公司總股本的3%。8月14日,哈工大教育發展基金會通過集中競價方式減持公司股份82萬股,本次減持完畢后,基金會持有公司股份500萬股,持股比例為5.00%。
2025年8月21日,新光光電再次公告稱,哈工大教育發展基金會通過集中競價方式減持公司股份18萬股,持股比例由5.00%減少至4.82%。此次權益變動觸及1%刻度,符合此前披露的減持股份計劃。
三年虧損1.3億,今年上半年營收腰斬
財報顯示,2022年至2024年,新光光電營業收入分別為1.50億元、1.62億元和1.72億元;歸母凈利潤分別為-2467.17萬元、-3916.79萬元和-6795.84萬元,虧損幅度逐年擴大,公司已連續三年處于虧損狀態。
2025年上半年,公司實現營收2128.08萬元,同比下滑58.77%;歸母凈利潤為-2078.73萬元,同比下降16.35%。
對于連續虧損,前述公司工作人員向時代周報記者回應稱,前兩年疫情等因素對經營帶來影響,改善措施已在公告中披露。
新光光電半年報顯示,營業收入下降的主要原因是光學目標與場景仿真系統收入同比上年下降 65.89%,主要系公司承接的系統級項目尚處于生產及裝調階段,已交付客戶的產品涉及到大系統的聯調、測試,項目驗收周期長,未達到驗收條件。值得注意的是,光學目標與場景仿真系統業務作為公司的第一大收入來源,該業務收入大幅縮水影響公司上半年的收入表現。
5月14日,公司在公告中提出,將圍繞年度經營目標推進各項工作。軍品領域聚焦模擬仿真、光學制導、激光對抗等方向,產品轉向“高端定制+批量生產+服務”;民品領域則進行戰略梳理與組織架構優化,并加大研發和市場投入。
9月26日,新光光電報收42.70元/股,下跌1.32%,市值42.70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