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站在保障國家能源安全的全局高度,創(chuàng)造性提出了“四個革命、一個合作”能源安全新戰(zhàn)略,為我國新時代能源高質量發(fā)展提供了根本遵循。
國家能源集團烏海能源老石旦煤礦深刻領會能源安全新戰(zhàn)略的豐富內涵和重大意義,統(tǒng)籌高質量發(fā)展和高水平安全,堅決扛起能源安全職責使命,用精品工程鑄就安全生產新高度,推動企業(yè)高質量發(fā)展不斷開創(chuàng)新境界。
現如今,沖洗一新的幫壁干凈整潔、反光標識間隔有序、錨桿排距成排成行、電纜懸掛錯落有致、支護工器具入箱管理整齊劃一……無一不展示出老石旦煤礦堅持問題導向,深入實施創(chuàng)新驅動發(fā)展戰(zhàn)略的決心,回眸精品工程建設從無到有、從有到優(yōu)的歷程,它的背后,是有關老石旦人畢力同心、賡續(xù)奮斗,逐步走出一條具有自身特色安全生產標準化建設之路的故事。
細節(jié)把控,高質量勾勒精品成色
“我們要摒棄‘過得去就行’的思路,認真把標準化落實到安全生產的每一個細小環(huán)節(jié),讓標準化意識滲透到區(qū)隊每個礦工心里,形成共識。”每月兩次的隊委會上,隊長宋凱耐心地介紹著安全生產標準化的重要性,“定規(guī)劃、定標準、定時限、定責任、定考核,只要到了現場,一切問題都有辦法。”
工程質量作為精益化管理的一方面,在煤礦安全生產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綜掘隊從工程質量管理的基礎入手,抓細節(jié)、抓環(huán)節(jié),抓典型、抓亮點,促進精益化管理向縱深延伸。
綜掘隊集思廣益,利用綜掘機護網、破運機護網等廢舊材料,加工6組箱子、4個 材料架,將錨桿機、風鉆、鉆桿等所有臨時配、支護工器具、材料工器具按類分開,實現備品備件全部入箱管理,綜掘機身上目視范圍內嚴禁有零散雜物。
在此基礎上,綜掘隊精細化管理提出了精雕細琢的標準要求,緩沖區(qū)內每3米增設一排反光標識,反光標志吊掛統(tǒng)一高度,為緩沖區(qū)內梭車行走提供指示;照明燈線在最外側,確保所有纜線不交織;照明纜線沿巷道弧頂進行吊掛,確保整條巷道照明線統(tǒng)一弧度;重新吊掛巷道照明燈,使用2根平行油絲繩固定在巷道頂板,油絲繩沿巷道中線布置,巷道內所有照明燈使用統(tǒng)一長度小鏈固定至油絲繩上。
“用數據說話,用尺度衡量。”一直以來是掘進隊副隊長劉旭東的口頭禪。“我們開展班組保安全、比質量、賽精品活動,班組長、驗收員、跟班區(qū)長、安監(jiān)員齊抓共管,讓質量標準真真正正落實到每個人、每個崗位。”
馬少云班組以高標準、嚴要求書寫著責任與擔當的篇章,嚴格按照巷道“六線一面”施工,電纜吊掛一條線,風、水管路一條線,照明燈具一條線,皮帶支架一條線,皮帶運行一條線,整個皮帶機巷一個面……小到牌板標識、材料碼放,大到支架平直、管線吊掛,嚴把工程質量“毫米關”,處處展現著精品狀態(tài),形成“以質量保安全、以安全促生產”的良性循環(huán)。
直面挑戰(zhàn),高效率厚植安全底色
惟其艱難,方顯勇毅;惟其篤行,彌足珍貴。綜掘隊建設三區(qū)時,首次使用給料破碎機加梭車配合出貨,緩沖區(qū)道路泥濘,大噸位梭車運行過后,巷道底板會被擠壓成溝,造成緩沖區(qū)標準化建設難以達標。
時間緊、任務重,隊長宋凱組織職工重新修理水倉,將水倉底板深挖,更換電動抽水泵,從源頭上杜絕底板水亂流,防止緩沖區(qū)底板泡水軟化,經過鏟車對巷道底板進行平整、壓實,轉變了緩沖區(qū)整體巷道風貌,為建設精品工程提供堅強保障。
“這個自制支護材料箱,雖然能保證材料存放,但是,每次前移支護材料箱時,都會額外增加工人們的勞動量,有點不太方便。”
施工現場,聽著工友們的抱怨,愛動腦子的楊建兵以安全生產標準化建設為切入點,在保證人員以及巷道附近各種設施安全的情況下,將支護材料箱改為可移動滑靴式箱體,使用給料破碎機帶動前移,工人們只需要操作閥組就可以輕松完成前移。
依托安全生產標準化體系、作業(yè)規(guī)程和區(qū)隊管理制度,每班安排工作都明確相應標準,能定級的定級、能量化的量化,嚴把質量關和安全關。“
之前,習慣于‘唯進尺論’,往往側重于追求掘進速度和進尺,認為間排距‘基本符合要求’就行,習慣性忽略一般性的小誤差,也忽略了這些誤差對支護強度、支護效果和安全性的影響。”宋凱不禁感慨道。施工現場,如何調動全員抓安全、抓現場的積極性,成為綜掘隊亟待解決的問題。
綜掘隊按照“精細管理、過程控制、嚴格考核”思路,不斷完善職責體系建設,明確責任目標,通過一級抓一級,一級帶一級,層層落實分解責任,以“標準”固根基,圍繞優(yōu)秀工程精品化、精品工程藝術化,不斷強化安全生產標準化精品意識培養(yǎng),動真格、出重拳、亮真招,全力推動安全生產標準化建設。
嚴格間排距管控,確保誤差小于±10毫米,支護一次性成型、到位;采用多激光點方式對巷道進行精準定位,著力提升工程質量,實現北三(2)采區(qū)輔運大巷掘進140米拱形巷道成型誤差不超過±10厘米的突破;錨網、錨噴巷道有中線的誤差小于10厘米;巷道坡度偏差不超過±1‰......
精、嚴、細、實......每一個充滿精雕細琢的字眼,都在巷道里悄然發(fā)生,安全生產標準化建設藍圖在這里徐徐鋪開。
干勁十足,高要求砥礪擔當本色
為保障采掘工程質量進一步提高,綜掘隊實施日創(chuàng)建、周督導、月評估、季考核措施,壓實目標責任,扎實推進采掘生產作業(yè)安全生產標準化動態(tài)達標。
愛操心的驗收員黃標,每天跟工人們一起,時刻緊盯綜掘機管路是否排列整齊、現場管路是否吊掛整齊、綜掘機有無定期進行除銹、噴漆、亮化......
副隊長王振禮嚴格現場管理,總是率先進入作業(yè)地點,安監(jiān)員馬建軍則先完成敲幫問頂,保障作業(yè)環(huán)境安全,再檢查生產設備完好性,確定沒有跑冒滴漏現象發(fā)生,完成一系列安全確認后,才招呼工友們來到作業(yè)現場開啟一天的工作。
有著20年工作經驗的綜掘機司機康喜軍,熟悉機器性能,精準完成巷道成形,拱形巷道寬5.4米,偏差小于10厘米。
為了打造精品工程,綜掘隊還有一些特殊的“檢察官”,他們人手一份安全生產標準化驗收表格,尺子、錨桿索拉拔儀、力矩扳手等專業(yè)量具“加持”,看線、定線、測錨桿間排距、錨桿角度、預緊力等全流程、每一個環(huán)節(jié)都親自上陣、實戰(zhàn)檢驗 、毫不含糊。
“井下環(huán)境變美了,干勁更足了,心情更舒暢了。”“那可不,現在走到工作面,到處都敞敞亮亮、整整齊齊的,那感覺就像在自己的家里一樣。”這是礦工們的真切感受。
精品工程不僅是安全生產標準化建設邁向更高水平的重要標志,通過以點帶面,以精品促標準、以標準保安全、以安全促生產,提高生產效率、提升效益,礦工們在井下體面工作,在地面高品質生活,安全生產標準化帶來了實實在在的“福利”,讓礦工們體會到了更多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