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韌號”192 米高空失控,日本“登月夢”再遇挫
2025-06-10 11:09 來源:中國科學報 編輯:礦材網

 最近,由于速度和一個測量其高度的傳感器出現了問題,一架日本航天器很可能已經墜毀在了月球上,這是總部位于東京的私營企業ispace的第二次失敗的著陸嘗試。


M2月球著陸器搭乘著一枚SpaceX獵鷹9號火箭進入太空。圖片來源:Gregg Newton/AFP via Getty


 6月5日,HAKUTO-R-M2著陸器,也被稱為“堅韌號”,于從100公里高度軌道開始執行著陸程序。該航天器原計劃于凌晨4點17分降落于月球的弗里戈里斯海中心附近。


 該公司團隊在新聞發布會上表示,在航天器距離月球表面192米、下降速度比預期更快時,他們失去了與M2的聯系。雖然他們也曾嘗試重啟M2,但未成功。


 團隊表示,M2未能及時接收到自身與月表之間距離的測量數據,因此無法減速至正確的著陸速度。


 如果M2成功著陸在月球表面,這項任務將成為第二家商業公司實現這一壯舉,并且是第一家非美國公司的首次成功。ispace的第一次任務(M1)已于 2023年4月著陸嘗試中疑似墜毀。


 當M1墜毀時,ispace首席技術官Ryo Ujiie表示,當時用于收集航天器高度和速度的遙測數據誤判M1已經著陸,但實際上并沒有,導致了著陸器自由下落。


 不久前,Ujiie宣布公司已經解決了M2的遙測問題,并修改了軟件。 “我們還仔細設計了接近著陸點的方式。”他補充道。


 這艘航天器于1月15日搭乘SpaceX的獵鷹9號火箭從佛羅里達州卡門角發射升空。火箭同時還搭載了美國德克薩斯州航空航天公司Firefly Aerospace研制的“藍幽靈”月球著陸器,后者已于3月2日成功登陸月球。


 相比“藍幽靈”,M2前往月球的路徑更長。它于2月15日進行了月球飛越,并在低能量轉移軌道上停留了兩個月,直到5月7日進入月球軌道。Ujiie表示,這條路徑較慢,是因為采用了低能量軌跡,這意味著從地球軌道轉移到月球軌道所需燃料更少。


 澳大利亞悉尼麥考瑞大學的天文學家Richard de Grijs表示,未來可能會有更多私營公司試圖將自己的航天器送上月球。“看起來,像NASA這樣的大型政府機構非常愿意與商業公司合作,因為后者可以以更低廉的成本開發和發射航天器。”他還預計,未來會有更多任務成組發射,就像M2和“藍幽靈”的聯合發射一樣。


上一篇:廣西首次實現虛擬電廠實時調控

下一篇:新一批國家標準發布!涉及新能源汽車、農業機械、軌道交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