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能源領域的投資版圖上,昆侖資本再次出手,引發市場關注。據中油資本披露,昆侖資本與中國石油集團、中國石油股份按原持股比例共同增資32.75億元,目標直指“可控核聚變”項目。這一舉措不僅彰顯了昆侖資本在能源領域的雄心,也預示著可控核聚變技術產業化進程的加速。
昆侖資本作為中國石油集團的控股子公司,背景顯赫。2024年,昆侖資本曾獲得全體股東14.5億元的資本增資,注冊資本從100億元增至114.5億元。此次增資32.75億元后,其注冊資本將進一步擴充至147.25億元。截至2024年底,昆侖資本經審計總資產達108.72億元,凈資產107.8億元,2024年實現營收985萬元,凈利潤5004.76萬元。2025年前5個月,昆侖資本實現營收579.96萬元,凈利潤1907.98萬元,顯示出強勁的盈利能力。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4月底,國家市場監管總局已審核通過了昆侖資本與上海未來聚變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收購中國聚變能源有限公司股權案的反壟斷審查。這意味著,昆侖資本與上海未來聚變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將正式展開對中國聚變能源有限公司的收購行動。據交易披露,中核集團、昆侖資本、上海未來聚變等簽署了向中國聚變能源公司增資協議。交易完成后,中核集團實際持股57%,昆侖資本持股20%,上海未來聚變持股18%,三家將共同控制中國聚變能源公司。
在全球可控核聚變研發市場,中核集團(含合營企業中國聚變)的市場占有率在5%以內,而在中國境內,這一比例為15-20%。東吳證券研報指出,當前可控核聚變已進入新階段,被視為邁向終極能源的第一步,具體表現在“政策與資本雙輪驅動產業化;多種技術路徑百花齊放,實驗&工程有望突破;裝置密集建設期,招標體量大;節點驗證即將到來,拐點漸近”等四個方面。中信證券亦表示,核聚變有望成為民用發電領域的終極能源,行業熱度持續上升,在技術路徑較為確定、各國持續加大投入的背景下,聚變堆商業化節奏有望超市場預期,預計2030-2035年間全球核聚變裝置市場規模有望達2.26萬億元。
昆侖資本此次增資及收購行動,不僅將進一步鞏固其在能源領域的戰略布局,也將為可控核聚變技術的產業化發展注入強大動力,推動這一前沿技術更快走向商業化應用,為全球能源轉型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