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工信部印發《關于優化業務準入促進衛星通信產業發展的指導意見》(下稱《指導意見》),旨在有序推動衛星通信業務開放。
《指導意見》提出,到2030年,衛星通信管理制度及政策法規進一步完善,產業發展環境持續優化,各類經營主體創新活力充分迸發,基礎設施、產業供給、技術標準、國際合作等綜合發展水平顯著提升,手機直連衛星等新模式新業態規模應用,發展衛星通信用戶超千萬,推動衛星通信充分融入新發展格局,有力服務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中信證券認為,衛星通信產業戰略地位凸顯,政策導向明確。預期衛星通信產業牌照發放工作將于近期加速推進,為衛星互聯網商業化應用提供制度保障。同時,文件提出“提升協同推進合力”,預期未來相關部門職能有望進行整合,衛星產業工作的開展將具備更高的統籌協調性。
該機構表示,展望2025年下半年,產業拐點已至,尤其是產業鏈瓶頸的火箭運力和發射成本問題或將得到解決。民營公司下一階段有望研發出對標獵鷹9號的可回收中型運載火箭。根據各家民營火箭公司官網和官方微信公眾號,數家民營火箭公司計劃在2025年下半年進行中型運載火箭的首飛測試。若民營航天公司火箭試驗成功,將有望參與到GW星座和千帆星座的發射服務中,進一步加速我國衛星互聯網星座建設。建議優先關注具備潛在獲得業務牌照可能性的衛星運營服務商,并關注衛星制造領域的核心配套、導航/遙感載荷、設計總裝企業,以及衛星發射和地面設備相關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