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價格異動:輕稀土回調與中重稀土韌性并存
1.市場分化加劇
9月8日,長江綜合數據顯示,金屬鐠報790000-797500元/噸,均價報793750元/噸,下跌15,000元/噸;金屬釹報772500-780000元/噸,均價報776250元/噸,下跌15,000元/噸;均創(chuàng)三個月最大跌幅;氧化鐠報635000-640000元/噸,均價報637500元/噸,下跌10,000元/噸;氧化釹報632500-637500元/噸,均價報635000元/噸,下跌10,000元/噸;而中重稀土金屬鏑和氧化鏑價格保持穩(wěn)定(金屬鏑報203.25萬元/噸;氧化鏑均價163萬元/噸),反映輕稀土受短期拋壓影響更大,中重稀土因緬甸進口中斷(占全球供應30%)維持緊平衡。
2.庫存結構分化
當前氧化鐠釹顯性庫存增至1.2萬噸(較年初增23%),隱性庫存仍處低位;金屬鐠釹因磁材企業(yè)節(jié)前備貨,現貨流通量偏緊。鏑鋱庫存則因緬甸礦斷供持續(xù)消耗,市場現貨溢價率攀升至25%。
二、政策驅動:資源管控升級與產業(yè)鏈整合提速
1.新公司布局透視戰(zhàn)略意圖
中國稀有稀土股份有限公司全資成立中稀(昆明)稀土新材料公司(注冊資本5000萬元),業(yè)務覆蓋選礦、磁性材料生產及再生資源加工,劍指中重稀土資源回收與高端磁材國產替代。此舉與《稀土管理條例》中“強化中重稀土全鏈條管控”政策形成呼應,預計2025年再生鏑鋱回收量將突破2000噸。
2.出口管制效應顯現
1-8月中國稀土出口量同比增14.5%至4.44萬噸,但進口量下滑21.4%至7.2萬噸,其中緬甸礦進口占比從35%降至不足10%。政策端對釤、釓、鋱等7類中重稀土實施出口許可制,倒逼海外買家接受溢價采購(美國國防部以110美元/kg鎖定鐠釹,較國內價溢價74%)。
三、需求博弈:新能源與國防的雙向拉動
1.新興領域增量強勁
?新能源汽車:單臺釹鐵硼用量達50-80克,8月中國新能源車產量同比增38%至95萬輛,拉動鐠釹需求超4500噸;
?人形機器人:特斯拉Optimus量產機型單機用量3.5kg,預計2025年全球需求達6150噸(占當前產量8%);
?國防軍工:F-35戰(zhàn)機單架需417公斤稀土元件,美國MP Materials斷供后,洛馬公司被迫高價采購中國現貨。
2.傳統(tǒng)領域拖累顯現
鍍鋅行業(yè)受房地產低迷影響,8月鐠釹消費量同比降12%;風電裝機增速放緩至15%(2024年為28%),低端磁材庫存積壓超3個月。
四、企業(yè)突圍:技術降本與全球布局
1.北方稀土:晶界滲透技術將重稀土用量降低60%,高端磁材毛利率提升至35%;與特斯拉簽訂5年期長協,鎖定2026年70%供應量。
2.盛和資源:上調澳大利亞匹克公司收購價至1.95億澳元,加速坦桑尼亞Ngualla輕稀土礦開發(fā),預計2026年投產。
3.中國稀土集團:整合江西、湖南離子型稀土礦,中重稀土市占率突破50%,緬甸礦替代渠道建設進度超60%。
五、后市展望:短期震蕩不改長期上行趨勢
1.價格中樞上移
機構預測2025年氧化鐠釹均價將達75萬元/噸(較2024年漲40%),鏑鋱價格或突破220萬元/噸。若緬甸礦復產延遲至2026年,中重稀土缺口將擴大至5000噸/年。
2.風險提示
?技術替代:鐵氧體磁材在低端領域滲透率提升可能壓制需求;
?政策反復:美國《國防生產法案》修訂或加劇供應鏈摩擦;
?庫存波動:若磁材廠去庫加速,短期價格或下探65萬元/噸支撐位。
結語:稀土博弈進入“技術+資源”雙主導時代
從美國斷供稀土精礦到中國強化出口管制,全球稀土產業(yè)鏈正經歷深刻重構。擁有資源控制力(如中稀昆明布局再生回收)、技術壁壘(如晶界滲透工藝)的企業(yè),將在這一輪周期中完成市場份額躍升。投資者需關注9月美聯儲議息會議對美元計價金屬的沖擊,以及四季度緬甸礦進口政策的邊際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