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兩大煤制天然氣項目進展!
2025-09-15 10:30 來源:能源知庫 編輯:礦材網

近日獲悉,新疆兩個天然氣項目環境影響評價文件通過生態環境部審批,標志著新疆現代煤化工產業向低碳化、清潔化方向邁出重要一步。

由國能新疆煤制氣有限公司和新疆天池能源有限責任公司擬建設的這兩個煤制天然氣項目,總投資達340.8億元,單個產能均為20億立方米/年。項目均位于新疆準東經濟技術開發區,采用先進的煤制天然氣工藝技術,并融入綠氫耦合、碳捕集封存(CCUS)等低碳技術,致力于在能源生產過程中實現低碳環保目標。

每年生產40億立方米天然氣,這個規模足以媲美我國的深海一號大氣田。項目成后,就相當于在新疆憑空再造了一個新“氣田”。

其中,國能新疆項目總投資170.44億元,設計原料煤用量461.78萬噸/年、燃料煤用量45.86萬噸/年,配套55萬噸/年二氧化碳捕集封存及驅油設施。

新疆天池能源項目總投資170.39億元,設計原料煤用量532.03萬噸/年、燃料煤用量25.06萬噸/年,建設1.5萬立方米/小時電解水制氫裝置及90萬噸/年二氧化碳捕集封存設施。

新疆煤炭資源豐富,當下正在加快建設煤炭清潔高效利用產業集群。今年,新疆積極推進準東國家級現代煤化工示范區和哈密國家級現代綜合能源與產業化示范區建設,加快準東煤制氣和哈密煤制油等現代煤化工項目建設,全力打造國家大型煤炭供應保障基地和煤制油氣戰略基地。

業內人士指出,這兩個項目通過綠氫耦合、碳捕集等技術的應用,將顯著降低碳排放強度,對推動煤炭清潔高效利用、促進現代煤化工與“綠電”“綠氫”等產業耦合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投產后,兩個項目預計每年可轉化煤炭超千萬噸,產出管道天然氣、液化天然氣等清潔能源,同時附帶石腦油、焦油等高附加值副產品。項目既提升了轉化效率,減少了污染物排放,又實現了二氧化碳近零排放。

比如新疆天池能源的項目。項目配套1.5萬立方米/小時電解水制氫裝置及90萬噸/年二氧化碳捕集封存設施。

在新疆,還有更多這樣的項目。新疆能源集團40億立方米/年煤制天然氣項目、河南能源集團40億立方米/年煤制天然氣項目、新疆新業資產經營集團準東20億立方米/年煤制天然氣項目?.....

新疆建兩大煤制天然氣項目的原因:

資源優勢

  • 煤炭儲量豐富:新疆預測煤炭資源總量達2.19萬億噸,位居全國第一,擁有全國最大的整裝煤田準東煤田,為煤制天然氣項目提供了充足的原料保障。

  • 煤質優良:新疆煤炭以長焰煤、不粘煤為主,屬于優質動力煤、煤化工煤制油用煤,適合用于煤制天然氣的生產。

政策支持

  • 國家層面:2025年國家政府工作報告提出發揮煤炭煤電基礎性作用,推動大型煤礦智能化,實施煤炭清潔高效利用計劃。國家發改委發布的《西部地區鼓勵類產業目錄(2025年本)》對新疆煤炭清潔高效利用、現代煤化工等產業提供支持。

  • 地方層面:新疆自治區政府工作報告指出,加快“十大產業集群”建設,構建具有新疆特色和優勢的現代化產業體系,積極推動煤化工產業發展。

產業基礎與集群效應

  • 產業基礎良好:新疆已初步形成了準東、伊犁、吐哈、庫拜、和克五大煤化工基地,以及烏魯木齊甘泉堡、石河子、巴州煤化工產業集聚區,這些產業集群內的企業相互協作,形成了完整的產業鏈條,為煤制天然氣項目的建設和發展提供了良好的產業基礎。

  • 集群效應顯著:準東經濟技術開發區正在全力打造千億級煤化工產業集群,吸引了國家能源、山東能源等大批企業入駐,兩大煤制天然氣項目的建設將進一步推動該產業集群的發展,實現規模經濟和協同效應。


上一篇:“四川造”智能巡檢機器人上崗非洲露天礦

下一篇:海外“長錢”積極布局中國資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