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崔爽)記者9月22日從工業和信息化部獲悉,工業和信息化部、自然資源部、生態環境部等五部門日前聯合印發《鋼鐵行業穩增長工作方案(2025—2026年)》(以下簡稱《方案》),旨在推動鋼鐵行業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促進鋼鐵行業平穩運行和結構優化升級。
鋼鐵產業是國民經濟的重要基礎產業、支柱產業,對穩定工業增長、支撐經濟平穩運行至關重要。工業和信息化部有關負責人說,近年來鋼鐵行業持續下行,穩增長壓力較大。一方面,鋼材消費達峰,需求持續下降;另一方面,行業處于微利狀態,2024年鋼鐵行業利潤為662.9億元,同比減少42.6%。此外,環保和“雙碳”約束進一步趨緊,鋼鐵企業綠色低碳轉型投入需求大。《方案》明確了2025—2026年鋼鐵行業的主要目標:增加值年均增長4%左右,經濟效益企穩回升,市場供需更趨平衡,產業結構更加優化,有效供給能力不斷增強,綠色低碳、數字化發展水平顯著提升。
為實現目標,《方案》提出5個方面10條具體舉措。例如,在強化產業科技創新、提升有效供給能力方面,《方案》要求增強高端產品供給能力,聚焦高端裝備等領域所需關鍵鋼材,組織產業鏈協同攻關,發揮重點平臺作用,支持建設中試平臺。
在擴大有效投資、促進轉型升級方面,《方案》提出,推進工藝設備更新,加快限制類裝備升級和老舊設備更新,推廣高端裝備應用;加快數字化轉型,落實《鋼鐵行業數字化轉型實施指南》,制定評估標準,培育典型場景和標桿企業,推動“人工智能+鋼鐵行業”發展,加快工藝裝備智能化改造和工業操作系統更新替代;推進綠色低碳改造,開展減污降碳協同增效技術研究,支持低碳共性技術攻關,建設數字化能碳管理中心,加快構建鋼鐵產品碳足跡核算標準體系。
《方案》還提出相關保障措施,包括用足用好現有財稅政策,落實金融政策,強化人才培養;開展常態化運行監測,完善重點產品產能預警機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