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墨炸彈,其實就是碳纖維干擾彈。它是一種裝有大量的碳纖維物質,專門用于干擾敵方供電設備,使其作戰系統陷入癱瘓的彈藥。這種彈藥可以裝在巡航導彈上,也可裝在飛機上直接往下投擲,彈體上一般裝有雷達測高儀,當彈體到達發電廠、配電站、雷達站這些指定目標的上空,降至預定高度時,彈藥自動引爆,被炸散的碳纖維團大量飄散于空中,最后落于目標的電網上,致使裝備系統發生短路,直至被燒毀,最終陷于癱瘓。
1、石墨炸彈的破壞原理
由激光制導的石墨炸彈在目標上空炸開后,就會釋放出100至200個易拉罐大小的罐體,罐體上的小降落傘使其減速并保持垂直。然后每個罐內的爆炸裝置起爆把小罐底部炸開,使里面的石墨纖維線團飄然散開,如一團團云彩。它只要搭落在裸露的高壓電力線或變電站所的變壓器等電力 設施上,經特殊化學處理的具有極好導電性能的石墨纖維就會使之發生短路燒毀,造成大范圍停電。
石墨纖維在造成過流短路時,還會受熱汽化和產生電弧,使導電的石墨纖維涂覆在電力設備上,破壞它們原有的絕緣性能,使電力設施長期受損,難以修復。石墨纖維絲可進入不封閉的電子設備內部。石墨纖維絲彈頭對包括停在跑道上的飛機、電子設備、發電廠的電網等所有東西都產生破壞作用。
2、石墨炸彈的防護措施
首先,戰時的電廠都裝備很強的電子干擾系統和導彈預警系統,在綜合指揮系統顯示屏上有許多的模擬的提示燈,導彈來襲的時候,提示燈顯示不同的威脅目標用不同的顏色和大小表示。并在雷達掃描屏幕上顯示可以規避的反應時間,來襲目標的方位等等。
由于電廠位置無法機動躲避來襲的導彈,所以就誘導導彈偏離原來的方向。主要的誘導手段有:(1)地面的偽裝,電廠上空實行24小時交通管制,重要設施深埋于地下,雷達波,煙霧彈干擾。(2)紅外,電磁,電子干擾,電廠上方裝有功能強大的的電子干擾器,誘騙導彈偏離。(3)依靠防輻射和隱形涂料,以及獨特的外形設計達到減少雷達反射面積,使得導彈上的引導頭無法正確鎖定目標。
考慮到電力輸送中安全防護工作的被動性,對此可以從3個層面進行防護:(1)高空石墨纖維固化;(2)地面高壓電纜的絕緣防護;(3)石墨纖維粉碎、燒蝕與快速清理。
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攻擊。發射攔截導彈,近程防空火炮攻擊,以破片殺傷方式在遠處摧毀對方導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