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滑石是滑石的一種,是對黑色、灰黑色滑石的統稱,內含有機質或有機碳是其致黑的主要原因。黑滑石的自然白度為50%左右,甚至更低,所以不能很好的得到廣泛應用,因此必須采取適當措施提高黑滑石的白度。
煅燒是目前黑滑石最常用的一種加工方法,通過煅燒可以使黑滑石中的有機質揮發,從而使白度達到90%以上。煅燒后的產品具有良好的絕緣、耐熱、吸附、潤滑等性能,可廣泛應用于涂料、塑料、橡膠、高檔陶瓷等工業中,市場前景廣闊。
黑滑石煅燒工藝
黑滑石原料進行破碎處理,破碎工藝選用兩段破碎流程,經破碎機粗碎,100mm 左右后,進行二次破碎,此時黑滑石物料粒度 20mm 左右;然后輸送到粉磨設備進行粉磨,黑滑石粉細度 325 目;下來對黑滑石粉造粒,成球顆粒粒度5~10mm 左右;造粒后把球形顆粒送入回轉窯煅燒,煅燒溫度 1250℃左右,時間根據煅燒需要確定;煅燒后得到白度 95%以上的白滑石粉,出窯后經篦冷機冷卻;最后將產品輸送到超細粉磨設備進行超細處理,即可得到細度為 10μm左右的黑滑石微粉,包裝成成品待售。
黑滑石→破碎→磨粉→造球→烘干→煅燒→冷卻→超細粉碎→打包→產品
黑滑石煅燒技術要求:
(1)破碎。破碎可采用顎式破碎機-細碎顎式破碎機,此加工工藝生產效率較高,而能耗則較低。可以將200mm 左右黑滑石原料破碎到 20mm 左右。
(2)磨粉。粉磨過程是粉磨粒度大小 20mm 左右的黑滑石物料,出磨產品細度45μm(325 目)。
(3)球粒。在造粒成球工藝中,①要控制料球的孔隙率,關鍵因素是料球的水分大小。分水大小與孔隙率成正比,水分過高,料球內空隙率越大,但料球強度則較低,容易擠壓破碎,從而影響通風,還會降低熟料質量;但水分不能太低,否則不容易成球,一般控制在 12%到 14%。②料球粒徑大小要適中、大小均勻。不同尺寸級生料球在窯內料層所具有的孔隙率是不同的,這就對窯內通風條件的影響很大。
(3)烘干。成球后的料球在進入回轉窯煅燒前要先烘干,從而不會使煅燒時濕料球中的水分激烈蒸發而產生炸裂。
(4)煅燒。在相同的磨礦細度和煅燒時間條件下,隨著煅燒溫度的增大,煅燒產品的藍光白度不斷增加, 細度為45μm左右的滑石粉,當煅燒溫度在 l230℃~l300℃時,白度可達 96.5%~97.3%。
(5)冷卻。冷卻機設備是回轉窯煅燒生產系統一個相當重要配置裝置,它的特點是運轉穩定性能好,效率高,結構比較簡單。關鍵是經過熱交換處理后的熱廢氣還能夠再次引入回轉窯,實現熱能利用,從而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回轉窯系統的熱效率。
黑滑石煅燒主要設備
破碎設備:顎式破碎機、顎式細碎機
磨粉設備:雷蒙磨
造球設備:圓盤造球機
干燥設備:振動烘干機
煅燒設備:回轉窯
冷卻設備:蓖式冷卻機
超細碎設備:氣流磨粉機
分級設備:渦輪式空氣分級機
打包設備:定量稱重包裝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