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由國土資源部指導、中國地質礦產經濟學會承辦的第二屆“尋訪最美地質隊員”活動評選揭曉,來自山東煙臺的山東地礦三院地質鉆探公司機長馬云超入選第二屆“最美地質隊員”。
馬云超1996年參加工作,2006年擔任機長,迄今已在野外堅守了20年。他帶領團隊轉戰大江南北、雪域高原,甚至異國他鄉,多次打破國內小口徑孔深紀錄。他和團隊十多年來幾乎囊括了一個機臺能拿到的所有榮譽,堪稱小口徑鉆探的“大滿貫得主”。山東地礦三院小口徑鉆探曾經十年間八破全國紀錄,打造錘煉出一支戰功赫赫的“鐵軍”隊伍,一大批機長也迅速成長起來,馬云超是其中之一,大家都愛稱呼他為“小馬哥”。
2010年5月,山東省地礦系統固體礦產巖芯鉆探技能大賽在煙臺舉行。來自全省地礦系統的10支鉆探隊伍的21名鉆工參加了此次盛會,通過鉆進巖樣、鉆具組裝、升降鉆具等三個項目的比賽,一決高下。“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這樣的比賽特別考驗有“兵頭將尾”之稱的機長。
在決賽現場,“小馬哥”領銜的山東地礦三院代表隊一舉囊括大賽的金、銀、銅牌。隨后,“小馬哥”連續出擊,三年內兩破國內小口徑鉆探孔深紀錄:2010年12月,萊州西嶺金礦勘探,他帶領團隊成功實施終孔孔深為2738.82米的鉆孔,成為當年國內小口徑繩索取芯鉆進的最深鉆孔;2012年6月,“小馬哥”帶領他的團隊再創新紀錄,中國巖金勘查第一深鉆終孔孔深4006.17米,創造了亞歐金礦勘探最深的紀錄。
2012年7月,受中國地質科學院委托,馬云超參與了承擔西藏羅布莎鉻鐵礦區科學鉆探先導孔的前期施工,成為國內首個在西藏實施科學鉆探施工隊伍中的一員。業內人士都知道:搞鉆探,西藏是全國最難,國內無數隊伍知難而退。施工過程中“小馬哥”也遇到很多難題,但他從不放棄,遇到難題想辦法解決。2012年的春節,項目組為了來年施工如期竣工,決定堅守羅布莎。2013年10月,羅布莎科鉆順利終孔,孔深1853.79米。“小馬哥”帶領他的團隊歷經艱難險阻,圓滿完成施工任務。該孔不僅首創高原科學鉆探之先河,而且創下了高原鉆探孔深最高記錄,堪稱“雪域高原第一鉆”。
2014年,山東地礦三院承擔了非洲尼日利亞資源勘查項目。馬云超又帶隊漂洋過海,踏上異國的土地。叱咤國內的山東礦三院小口徑鉆探走出國門,打響了在非洲鉆探施工的“第一槍”。
身在異國他鄉,“小馬哥”帶領他的團隊不僅要克服高溫、瘧疾等問題,還要抽出空閑來邊工作邊學習英語,便于在當地開展工作。陸陸續續兩年多的時間,八百多個日日夜夜里,他們咬牙堅持到項目順利結束。
在每個熱血男兒心中,其實都埋藏著一個英雄情結。對馬云超而言,那就是帶領他的團隊打硬仗,攻堅克難,充分展示國產設備、國產機具的施工能力,從傳統鉆探到科學鉆探、非常規能源鉆探,爭做國內乃至世界最好的小口徑鉆探施工隊伍,成為真正縱橫國內外、施工技術一流的鉆探鐵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