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的中原,多災多難。洪災剛過,疫情又來。歷經7.20夜晚的回家之難,充滿坎坷風險,幸得平安。疫情之時,待在家里,翻閱閑魚,偶見菩提。越看越覺得神奇,買來原果打磨休閑。世界之大,無奇不有。方寸之間,遇見美好。感悟菩提,明白生活的道理。
一、接觸千眼菩提,學習打磨處理
千眼菩提原產于印度,又名“印度菩提”。因佛祖釋迦牟尼在菩提樹下修成正果,后人又尊稱覺悟樹、智慧樹。據說,千眼菩提樹四十年開花結果,一生只開一次花結一次果,然后就全株枯死。其實,千眼菩提是一種植物果實,為實心狀,密度硬度大,去皮后,因表面有很多天然斑點,仿佛有眾多的眼睛而得名。千眼菩提大多呈白色,紅色綠色較為珍貴。打磨處理后的千眼菩提經過長時間把玩,顏色會由淺變深,或成棕色,褐色,赤色不等,表面包漿后更加具有質感,愛不釋手。把玩千眼菩提能夠起到保健作用,能夠純凈心靈、神清氣爽、心情愉悅,讓身心更健康。
起初,我就是懷著休閑好玩消磨時光買來原果進行練手。我用電磨選擇不同的打磨器具進行處理。采用多個轉速不同的工具,輪換使用多種型號的磨頭進行打磨、拋光處理千眼菩提。這個過程,著實讓我感受到,千眼菩提原果本身所具有的特殊魅力。方寸之間,對話自然;瞬間摩擦,遇見美好;但真正把千眼菩提打磨處理好,真是很難之事。盡管我也享受了這個過程,但我嘗試了多種辦法打磨處理,總是找不到網上千眼菩提處理后的那種動人質感的品位。我不得不想辦法學習。不停地尋找,如何加工千眼菩提的工藝。凡是出賣千眼菩提者,我感覺加工處理的品質較高的,我就主動聯系交流,感悟對方是采用何種工藝如何打磨處理的。邊學習邊實踐,把自己加工的分享給同事;同時,拍了照片放在咸魚上,看看有人是否購買欣賞,結果是大失所望。有一天,一位重慶的魚友與我交流說,是我處理千眼菩提的工藝不到位。
我不斷地探索使用什么工具可以更好地加工處理千眼菩提。直到有一天,終于遇到一位專門打磨處理千眼菩提,并對千眼菩提感悟很深的魚友;他把打磨處理千眼菩提的經驗,分享給了我。的確,在這個網絡時代,學習的途徑甚多。我果斷關注了他的閑魚空間,精美的千眼菩提,簡直讓人倍感人生的精彩,倍感生活的道理。可以說,他對千眼菩提的感悟,已經“爐火純青”。他就是憑借兩只手,采用不同的硬度的刷子一點一滴硬是打磨出來的。這才是工匠精神的深刻內涵。我果斷地添加工具,嘗試純手工刷制千眼菩提,滴水穿石,鐵杵磨針,要靠時間的沉淀和心性的淬煉。一般人,是做不到的。我,也是很難,只有慢慢地體悟,這份在時間沉淀中積累的美好。
二、千眼菩提成品,類型特殊各異
千眼成品菩提,可分為:眼果、紋路果、黑皮、青皮、凈果、異果、電動果等。眼果,又稱為鵪鶉蛋、斑點狗;是由于深度打磨原籽,溝槽近乎到底,果體圓潤光滑,小眼密布似“千眼”,千眼菩提之得名者也。芽眼保留完整,拋光似玻璃底為佳,這是最初期玩法。紋路果,就是凸面皮層打磨干凈,保留溝槽皮層,使之紋路交錯,形成強烈對比;以凸面干凈、紋路相連,整體自然優美為佳;千眼千手菩提之得名者也,這是初期及萌新主要玩法。黑皮,包括全皮、木皮、黑皮、色皮等;全皮,就是保留全部皮層;木皮,就是保留浮皮下的木質皮層;黑皮,就是保留果肉上面的一層近似黑色的皮層;色皮,就是保留果肉上最薄的一層沁色皮層(疑似黑皮風化而成);皮層的處理,就是皮果均以處理干凈本層皮質,且盡量不露下層為佳;主流為“黑皮”,其佼佼者,一般為骨灰級玩家玩法。清皮,就是凸面、溝槽均打磨(刷)干凈至瓷實果肉,以干凈“無刷痕”,且盡量保留自然心態為佳;這樣最能體現千眼菩提特色之主流玩法。凈果,就是在“清皮”的基礎上,對溝槽和小眼做深度處理;一般處理到位,看上去就是很清爽的清皮,即視為凈果;小眼處理不宜過深,否則,極易傷果;有者甚至將內部鏤空、掏空,炫技而已,不值得盤玩。異果,就是特別處理的果子,如半紋半清、特殊留紋、局部電動等。電動果,就是以電磨為主加工制作的果子,以盡量自然、不顯示機械加工痕跡為佳。這就是我遇到的大師級魚友的對千眼菩提“庖丁解牛”式的感悟。
三、愛好千眼菩提,必須知曉秘密
作為愛好者,時間越久,你越會感覺到,千眼菩提成品的秘密。那就是,干凈,自然,清爽,明艷,通透,天籟。一是干凈,就是將千眼菩提的外皮處理干凈,這一步基本上就淘汰了95%以上的打磨處理者,因為,他們沒有找到合適的工具。而對萌新而言,千眼菩提的制作難度實在可謂突破天際,一開始時,能夠處理干凈表皮就已是“高手”。二是自然,當你使出渾身解數把表皮處理干凈后,很多時候,原果已經千瘡百孔,原有的天然形態不復存在;包括“機械果”,很多時候,表皮打磨干凈了,但盤玩價值很低了;能在干凈的基礎上,盡可能地保持自然,往往被玩友稱為“大師”了。三是清爽,干凈、自然之后,就是清爽;這主要是細節要到位,整體要協調;達到這一步,可謂真正的高手了。四是明艷,果子由內而外煥發出光彩;有的果子前三項都達到了,卻沒有明艷靚麗,原因在于,綜合處理不到位,或是果子本身的質地不行;達到前四者,可謂資深玩家了。五是通透,就是果子神奇展露,精神抖擻,氣韻貫通,無塵污垢,至此,可謂大師矣。六是天籟,就是全方位欣賞,似聞“天籟之音” 、似觀“天道地韻”、似達“天人合一”,至此,近乎于道矣。
千眼菩提,方寸之間,充滿秘密。我對千眼菩提的理解十分有限,這里面的很多感悟,是借鑒來的。自己仍需努力,感悟菩提文化所應有的大自然的魅力。打磨菩提,我的功力也十分的有限,仍需要不斷的學習實踐;只有用心的觀察,不斷的與大自然對話,你才能感悟自然,汲取自然的偉力,修煉自我。魚友“庖丁解牛”般的手藝,著實嘆為觀止、自愧不如。他好像是戴著放大鏡觀察打磨菩提的,那細胞般的層層皮紋,讓他觀察的細致入微;我佩服他的手藝,更感慨他的功力;自嘆不如!對于大多數玩者而言,打磨處理千眼菩提就是純屬自娛自樂。大多采用不同型號的砂紙打磨,而在當下,完全使用刷子手工打磨者,甚少。我要學習,這三種打磨方式各自的優點,找到一種適合自己的玩法。千眼菩提有很多玩法。而我,享受著打磨菩提的快樂時光,也感悟把打磨好的菩提,擺在桌子上,一個人靜心地放著正能量的音樂,在菩提子頂端打眼、扣入金屬圓環、再拴上不同顏色的繩子,繩子上隨性地穿上瑪瑙、翡翠、菩提根等天然材質的小飾品,這些穿繩(紅色、黃色、藍色)寓意平安吉祥如意。我做的這些,大都送給同事朋友。這個過程是美好的,這份祝愿是永恒的。不以菩提為生,而以菩提為樂。這是我對千眼菩提成品的一種感悟。
四、千眼菩提逸志,淬煉心性美好
千眼菩提,除了具有一般“菩提”的基本功用之外,其價值更多地表現在以下三個方面。一是觀賞的審美價值;這是千眼菩提,最受人喜愛的地方。方寸之間,仿佛天然圖畫;鬼斧神工,令人拍案叫絕;溝槽交錯之處,密不透風;紋圖寬博之處,疏可走馬;其整體形狀,往往圓潤可愛;其起伏圖紋,讓人難以測度;其瓷密質地,最能掛瓷包漿。而伴隨盤玩日久,其靚麗色澤更讓人百看不厭,每一個細節都是那么動人。若你學過書法,便能看到線條之流暢、章法之優美;若你練得太極,則可欣賞到陰陽變化,動靜之間剛柔相濟;若你懂得美術,則可欣賞到圖案之豐膽精美,讓人心曠神怡。二是盤玩的健身價值;作為天然生長的植物類菩提,當你盤玩之時,其獨有的形狀、圓潤舒適,讓你感受到大自然的和諧神韻,令人靜下心來、心靈陶醉;同時,在手掌把玩與其表面的自然凹凸紋理接觸、摩擦過程中,又能對手部穴位給予較全面的刺激,達到玩物益智康健身體之功效。三是加工打磨處理過程中的修身養性價值;玩友們常講一句話,打磨千眼菩提就是打磨心性,盤玩千眼菩提就是品味人生。加工者要有工匠精神,匠人匠心,專注專心,順其自然,淬煉心性,享受的是加工的過程;把玩者,陶冶的是那份心性,享受的是它帶來的快樂。
千眼菩提美在哪里?很多人陶醉于它的變化莫測的自然和諧。不論加工者或把玩者都是追求“身在物中,心在物上”的那份無我境界。天然紋理,舒張有度;精巧縝密,自由奔放;千變萬化,一派天籟;盈盈一握,醉人心扉;它新奇又古樸,酣暢淋漓又章法森嚴;它是大自然的神奇密碼,是時光之歌謠,是生命之律動,是酒后之清醒,是隱者之領悟,是逸者之唱和。它是驀然回首的遇見,是暢飲微酣的低吟,是心靈深處的釋然,是順其自然的追求。
菩提之物,自然之美,玩物逸志,陶冶情操,淬煉靈魂,遇見美好。一人獨處時,把玩千眼菩提,使心靈找到那份清靜感;夜晚無眠時,手把千眼菩提,注意力轉移其上,精心呼吸,就會安神入睡。遇見一個有緣的千眼菩提,找到一個懂得的人,陽光明媚之時,沏一壺茶香,把玩著菩提,品味過往煙云,暢想明天的美麗,感悟應有的快樂,那將是多么美好愜意的生活啊!千眼菩提,自然美麗,感悟生活,值得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