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湖北省荊門市東寶區馬河鎮三里崗村,有7座關停小煤礦留下的礦坑,因為修復處理不徹底,常年種不上莊稼。近期,這一問題,在“下基層、察民情、解民憂、暖民心”實踐活動中,得到了解決。
這些礦坑,是當地政府在2008年關停小煤礦后留下的。十幾年間,村民們嘗試種植了多種經濟植物,但無一成功。
荊門市東寶區馬河鎮三里崗村支部書記丁照葵:“它下面有煤渣,上面只敷了薄薄的一層土,種什么油茶呀、草籽都干死了,就不能生長,還是一片光地。”
上個月,荊門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東寶分局來到村里走訪調研、收集民意。希望礦坑能得到徹底修復,是三里崗村285戶村民普遍反映的需求。調研中,荊門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東寶分局也發現,如果這些礦坑能得到徹底修復,村民可以新增近500畝耕地,區里則對應地可以多出同等數量的用地指標,實現多贏。
荊門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東寶分局駐三里崗村鄉村振興工作隊隊長周莉:“我們的相關的科室,包括生態修復的設計單位都到這里來踏勘,納入了項目進行生態修復,一個是美化環境,第二個是把廢棄的礦山變成耕地,增加我們的耕地面積。”
現在,村里原來廢棄的7座礦坑,有3座已經徹底修復,變成了耕地,還有4座礦坑正在修復中。
荊門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東寶分局駐馬河鎮三里崗村鄉村振興工作隊隊長周莉:“支持他們發展油茶種植,讓村里做示范,然后帶動每家每戶發展起來。”
為這些修復的耕地,提供生產用水配套。現在,荊門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東寶分局和村里還在謀劃,改造提升6公里長的灌溉渠。
荊門市東寶區馬河鎮三里崗村支部書記丁照葵:“復墾工作全部完成了,我們就要加大力度發展產業林下經濟種植,讓我們村集體和村民都得到更多的收入,讓老百姓真正有獲得感、幸福感。”